一是豐富校園文化——環境育人。學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著力打造以“山水潤西湖,初心育桃李”為主題的校園文化。規劃建設了“一場一室二廳三廊”宣傳陣地,為每個班級配備了圖書櫥,張掛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小學生守則宣傳畫,設立光榮榜、作品展示區、壁報區等,定期開展特色班級、班級文化建設評比活動。所有教學樓的走廊都建成文化長廊,懸掛張貼了名人名言、詩詞佳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等,既美觀又富有教育意義。在綠化區設置了具有提示和教育意義的標志牌,優化了學校的育人環境,創設了濃厚的育人氛圍,校園處處皆景,處處有文,處處育人。
二是發揮主渠道作用——課程育人。充分發揮課程、課堂的主渠道作用,開齊課程,上足課時。嚴格控制好校本教材、地方課程、國學經典讀本等學生讀物。配備了42名德才兼備、學生喜愛的思政課教師,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運用新媒體等接地氣、形象化、通俗化方式,堅持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有效銜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并通過思想政治課堂,糾正學生片面、狹隘、模糊甚至錯誤的思想認識,引導學生不斷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學習活動和生活中,實現全員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目的。
三是開展主題活動——活動育人。每月一主題,主要涵蓋重要節日活動、課本劇展示周、節假日實踐體驗、經典誦讀等系列活動。舉辦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科技節、美育展演等,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學校積極開展社團活動,成立了合唱、舞蹈、乒乓球、跳繩、毽球等社團,帶動了學校藝體工作全面開展,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家市級以上媒體報道了學!盎谒仞B提升開展主題育人活動”的經驗做法。學校主題育人活動實踐研究獲年濰坊市重大問題研究一等獎,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首批一體化推進體育課程體系建設實驗學校、濰坊市戲劇教育聯盟校,榮獲第二屆全國青少年學生法治知識網絡大賽杰出組織獎等。
四是拓展活動空間——實踐育人。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社會實踐,使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幫助學生了解國情、熱愛祖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將西湖社區、西湖公園、寶石博物館、中泰寶石學院作為校外實踐基地,定期組織開展活動,以拓展德育活動空間,豐富德育教育資源。創建研學課程,每年春季和秋季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活動,領略家鄉美景,了解家鄉風土人情,感受大自然的美,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來源:濰坊市教育局
統籌:徐志堅
濰坊教育頭條尊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收錄于話題#個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