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篇
《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為此,昌樂縣北大公學臻德霖幼兒園推出了一系列藝術領域方面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幼兒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和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
小
班
組
折紙——《小魚》
折紙手工是個深受孩子們喜歡的活動,一張小小的紙片,經過簡單的操作,就可以變出不同的造型,從而感受折紙手工的神奇之處。
1
活動目標
學會并完成折紙《小魚》的制作。
促進幼兒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
體驗和家長合作的快樂,激發幼兒對藝術折紙的興趣
2
折紙步驟
1.準備一張正方形折紙。
2.將正方形紙沿對角線對折。
3.打開后捏住兩邊將它折成一個三角形。
4.再將一側的兩邊往中間折,折出小魚的尾巴。
5.最后點上魚眼睛,一只好看的小魚就完成啦!
小魚身上的花紋小朋友們可以自由發揮哦~跟隨老師的腳步再來做一條小魚吧!
3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合作完成,不要忘記拍照到班級群和老師分享哦~
中
班
組
折紙——《小蘑菇》
1
活動目標
1.能夠沿邊線基本對齊折紙。
2.體驗折紙帶來的樂趣。
2
折紙步驟
1.準備一張正方形的紙張。
2.將紙張沿對角線對折。
3.將紙張展開,三個角向中心折。
4.然后向下對折起來,如上圖。
5.對折后的兩個角,向后折起來。
6.然后翻過來,將里面的兩角向中線折起來,如上圖。
7.將上下兩個尖稍微折起一角。
8.最后翻過來,給小蘑菇畫上斑點,這樣蘑菇折紙就折好了。
折紙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智力游戲,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能夠逐漸養成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利地促進了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大
班
組
我的自畫像
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一片樹葉,作為一個主體,自己與他人有著許許多多的不同之處,就外貌特征上而言,就出現了許多差異,有的大眼睛、有的小眼睛,有的圓臉、有的方臉……進入大班,幼兒會發現自己與別人長得不一樣,對自己和同伴的五官特征非常感興趣。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本次美術活動——《我的自畫像》。
1
活動目標
了解人物五官和臉形的不同,會用繪畫的形式將它表現出來。
能大膽作畫,能畫出自己的主要特點。
體驗繪畫活動帶來的樂趣。
2
活動延伸
推薦繪本:《自己的顏色》
推薦語:
1.引導孩子認識自己,勇于做真實的自己。
2.有趣的情節,幫助孩子認知變色龍的外觀及其特點。
3.豐富多彩的畫面,非常適合為孩子進行色彩啟蒙。
故事簡介:
變色龍很苦惱,因為他沒有自己的顏色,他走到哪兒,顏色就會隨著周圍環境的顏色而變化。不過,他遇到了一個可以與他共同分享變化的朋友,他們倆一直在一起,至少他們倆的顏色是一樣的。
小思考
變色龍擁有自己的顏色嗎?
變色龍為什么想一直待在葉子上?
故事的最后,你覺得變色龍還會繼續苦惱嘛?為什么?
《自己的顏色》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到在成長過程中不能只在乎表面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快樂做自己以及友情的珍貴。相信故事講到最后孩子也會為變色龍最終找到可以和自己顏色一樣的朋友而開心。
當藝術遇見創想,
當色彩遇見故事,
筆尖流轉的是五彩斑斕的天馬行空,
是孩子們對紛繁世界最美好的期許。
孩子們,
在藝術世界大膽創想吧!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收錄于合集#個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