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在野外撿到稀奇古怪的東西的經歷,但是若撿到的只是一塊有點奇怪的石頭的話,那想必大部分的人都不會輕易將石頭跟寶石聯想到一起。不過,大家不會這樣聯想,卻并不代表某些石頭跟寶石之間就真的毫無關系。正如我們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些村民一樣,在發現自己生活的區域內出現了大量的可以用來打火的石頭后,就開始以極低的價格往外賣。結果沒成想,那石頭竟然就是藍寶石。那么,后來怎么樣了呢?
一、“打火石”被發現的經過
據說那還是在很久之前的某一天,家住昌樂的一個農民像往常那樣帶著自家的羊去某地吃草。結果在羊吃草的過程中,這個農民的煙癮突然犯了。但可惜他當時身上只帶了香煙,而沒有帶打火機。于是,心癢難耐的他便開始四處尋找能用于打火的東西。結果沒過多久,他就在地上找到了一塊看起來頗為與眾不同的石頭。而之所以說它與眾不同,是因為別的石頭都是灰白或者灰褐色的,但是它卻是藍色的。之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該農民便拿著它打了打火。結果沒成想,竟一下子就將香煙給點燃了。
二、“打火石”遭到外人的瘋狂收購
自從上述農民發現了那塊神奇的石頭后,當地的很多人便開始把它稱為“打火石”。由于他們當時除了知道它能用來打火外,就不知道它們還能用來干啥了。于是在有大量的人蜂擁而至向他們收購這種“打火石”的時候,這些村民便很高興地將那些“打火石”都低價賣給了那些人。而那些從村民們手里收購到“打火石”的人呢?在成功收購到“打火石”后,就立即將此消息傳遞給更多的人知道了。于是很快,更多的人便跑到當地去收購“打火石”了。
剛開始的時候,當地的村民見“打火石”還能用來賣錢,便毫無顧忌地按照收購方給出的價格將手中的“打火石”給賣掉了。但是時間久了以后,并非是傻子的村民漸漸感覺不太對勁兒起來。因為在他們看來,若這些“打火石”真的只能用來打火的話,那明顯外地人就沒有必要非千里迢迢地跑到當地來做收購工作。但若這些“打火石”還能用作他用,那他們也著實鬧不清楚它到底具體還能用來干啥。于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當地的農民便決定先不繼續出售這些“打火石”了。而是一起湊錢請來了一個專家,想待專家給出鑒定結果后,再決定如何處置手中的“打火石”。
三、村民湊錢請專家來對“打火石”做鑒定
經過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專家還真的很快就來到了當地。于是在村長的帶領下,專家很快就來到了有大量“打火石”存在的地方。之后經過認真的觀察和研究,專家給出了當地村民一個極為令他們感到振奮的結果——這些所謂的“打火石”并非是什么不值錢的普通石頭,而是價值不菲的藍寶石原料。雖然在它們還是原石的狀態下確實并不值太多的錢,但若有機會被加工成好看的寶石,那它們的身價無疑就會翻上好幾番。
四、得知“打火石”的真實身份后村民們后悔不已
當地的村民在得知了“打火石”的真實身份后,在倍感激動的同時,其實也很感后悔。因為要知道,在沒有請專家來做鑒定之前,他們曾以極低的價格對外出售了很多這樣的“打火石”。若是他們能早點知道“打火石”的真實身份,那豈不是就能保留下更多的“打火石”。而到了那個時候,利用銷售寶石換來的錢來建設自己的村莊,難道不香嗎?可惜天下沒有后悔藥,任憑當地的村民再怎么感到后悔,也已經于事無補了。
結語:
據說后來村民們重新調整了自己的狀態,然后把精力都放在了開發、加工和銷售這些“打火石”的事情。結果沒過多久,當地所產的“打火石”不可能再以很低價格被外地人買走,而且經加工后的“打火石”還被賣出了天價來。之后當地人靠著賣加工好的寶石過上了很富裕的生活,也算是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結果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