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陳邵華鄭成海
“一刀窮,一刀富。”一句行業諺語,道盡賭石圈內奧秘。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翡翠原石直播的江湖騙術,賭石市場再次被拉進公眾視野。事實上,青島線下賭石文化由來已久,昌樂路文化市場、十五大街古玩城……曾幾何時,“石友”們總喜歡在這些古玩聚集地尋覓自己心儀的石頭。一刀石破天驚,一刀天涯末路……從小白到行家,從草根到大咖,不少玩家在其中感受過神秘刺激,體味過垮漲悲喜。只是,如今的賭石江湖已然生變……
受訪者供圖
一塊“石頭”
“瘋狂”已不再,玩家成“稀客”
有人說賭石行是天堂,可以一夜暴富,也有人說賭石行是地獄,會讓人瞬間傾家蕩產,悲或喜就在一刀之下的解石(原石切割)瞬間,這就是賭石行里老話說的一刀窮、一刀富。賭石的神秘刺激和利益誘惑也讓很多青島“石友”沉浸其中。
昌樂路文化市場商家林立,賭石作為玉石行里的一種生意門類,也曾是這條街上的“流量密碼”。
在天福文化城二樓齊云齋玉石館,記者看到了正在進行賭石交易的一幕場景。店內,兩人正站在賭石展臺前,一人拿著手電筒,照著一塊石頭的每一處棱角和紋隙,另一人則把原石握在手中把玩摩挲。“選這塊半明料吧,賭垮的可能性不大。”仔細觀察后,一位顧客當即拍板。隨后,記者跟隨兩人一起來到原石切機前,經過再三斟酌審料后確定解石(切割)位置,一刀切下,結局滿是歡喜,“賭漲了!”他們隨即商定現場拋光雕刻。
齊云齋店主金玲介紹賭石
玉石館賭石展臺上,擺放著大小不一的近30塊翡翠原石,多是切片明料,也有全賭料,都各有標號,價格跨度從幾十元到幾萬元。最貴的一塊綠、紫、黃三彩翡翠原石,正在標價6萬出售,是這家玉石館老板趙鑫十年前花元從云南瑞麗賭來的。
趙鑫是資深賭石人,十幾年前在北京潘家園“歷練”,結緣玉石,而后只身前往瑞麗賭石淘玉。如今,他的齊云齋玉石館已經成為眾多玉石愛好者的聚集地。這家玉石館主營翡翠成品,翡翠原石及賭石下游流程包括解石、原料加工、拋光、人工雕刻、玉石鑲嵌等全鏈條業務也一應俱全,十幾年賭石經歷讓他“賭”懂了市場變遷。
“這幾年,賭石人成了店里的稀客,玉石館也已經三年沒進貨了。”趙鑫說,瑞麗賭石多產自緬甸,近幾年,緬甸保價限供,瑞麗也貨源短缺。料少了,賭資翻漲,各種手段加持下,切漲幾率大降,此外,上游高貨惜售,很多收藏家只能放棄賭石而選購成品。“賭石在青島早已瘋狂不再,青島賭石市場也因此被抽掉了‘肋骨’,人氣驟降。”
一刀“窮富”
原石放三年,凈賺一個億
珠寶企業家、收藏家、中國寶玉石協會理事李軍,是一個有著20余年“賭齡”的青島賭石玩家。但談及成敗,他仍不由感慨:“從業20余年,唯獨賭石,鮮有勝績!”
李軍說,“神仙難斷寸玉”,即使是賭石行家,被“打眼”也是常事。今年3月份,李軍在廣東佛山平洲入手一塊“場口”為危地馬拉的黃皮藍水料,原石重量約為公斤,賣方開價60萬,經過議價,最終以38萬成交。見慣了賭石成敗的李軍,對賭漲并無太大期待,果然,就在賭石切開的瞬間,他又體驗了一把心寒:“垮了,全是烏雞料。”好在賣方對解垮的原石以成交價的半價進行了回收,讓李軍減少了一些損失。
受訪者供圖
“全賭,石頭表面沒有任何表象可以用作參考,其內里是否有種有色,比購買明料的風險要高出很多,也因此,同級別的賭石,全賭價格遠低于明料。很多玉石商鋌而走險選擇全賭,其實就是想低價進貨。”李軍說,而經過這次全賭,他最終以虧損19萬收場。
在與玉石打交道的20多年里,李軍經手了不計其數的石頭,也目睹了不少在賭石圈內發生的悲情故事。
外地一位企業家馮蒙(化名)是李軍的好友,也是一位賭石愛好者,在參與賭石的兩年時間里,他花費上億元,買下了無數塊原石,卻唯獨只切出一塊成色相對較好的翡翠。為了讓那塊翡翠增值,他又花費了數萬元請名家雕刻。名家雕刻一直都是翡翠成品增值的手段,普通翡翠原石后期加工多以機雕為主,品相較好的,可以依據其價值請人工或者名家進行雕刻,很多翡翠玉石經過名家之手做出成品后,都會價格翻倍。馮蒙的翡翠在經過名家之手雕刻后,對比賭石加雕工費用支出,并沒有多少盈余,持續兩年的挫敗終于讓他“金盆洗手”。
然而,不可否認,幸運之神偶爾也會眷顧極少數的人。珠寶商馬明(化名)就在近日僅靠一塊石頭實現了暴富夢。
齊云齋玉石館在售的賭石
三年前,馬明斥資萬元買入了一塊1.1噸重的翡翠原石,3年時間里,一直標價萬元轉手出售,都未曾出手。李軍及其好友曾有意合資萬元將其買下,“交易價格越高,買家承擔的風險也就更大。”李軍綜合考量之后,最終放棄交易。
今年3月,馬明迫于資金周轉,決定自行解石,而這也成了他賭石人生中最正確的選擇。“見綠,近十倍切漲!”李軍回憶,解石后,當即有人表示愿出一億五千萬元高價收購,但這個價格并沒有達到馬明的心理預期,議價失敗,馬明最終決定放棄交易,自行下片(切成片料),原石下到一半后,馬明發現可能賣不出一億五千萬,但此時已為時過晚,好在最終放片出售總價值也達到了一億三千萬。“暴富神話終究是極少數案例。”李軍直言,類似事件在賭石圈已有五六年未曾發生過。
一塊翡翠原石除了形狀和重量,誰也說不清里面是“寶玉”還是“敗絮”,“現有科技水平下,沒有任何儀器能參透內里,唯有切開才有結論。”李軍說,這就是行內說的:賭石,賭的是運氣,拼的是眼力。諸如馬明,很多珠寶商就是憑借數十年練就的眼力玩轉賭石這個看似投機的玉石游戲。
一場“博弈”
玩法花樣多,深藏“生意經”
玉石的真正價值隱藏在皮殼之下,讓賭石成了興奮所在,但真正的翡翠商人雖然離賭石市場最近,卻也最有戒備心。
“明料是賭石中賭性最小的種類,玉石商進貨大多選購明料。”昌樂路文化市場玉龍軒老板王成也是一位賭石行家,他介紹,翡翠原石有多種玩法,全賭料、開窗料(皮殼上開著窗口)、明料、半明料……這幾種玩法就把用戶屬性區分開來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價格暴漲和原料緊缺的賭石大背景下,玉石商人更傾向于選購明料或者半明料來規避被市場行情逐年放大的風險。”王成的觀點與趙鑫一致,齊云齋里的賭石多是明料,“因為沒有絕對的把握讓顧客在全料中賭出滿意的結果。”趙鑫說。
明料也是李軍多年來的進貨首選。“原石一般都是論公斤稱重,根據場口等信息不同,每公斤原石的價格從幾百元到數十萬元不等。明料價高,但賭性最小。”李軍說。“原石投資者有專門的進貨渠道,而且多選擇高冰種翡翠,因為翡翠不像祖母綠、紅寶石、藍寶石、金綠貓眼和彩色鉆石五大彩寶有規范價值,所謂“黃金有價玉無價”。再者,嫩種翡翠容易變種,曝光五年以上就會失水失色,失去原有價值。“所以高貨翡翠往往會特殊存放,不會長時間在柜臺展出。”李軍介紹,珠寶商常規進貨大多選擇切片料。一塊大的翡翠原石會被再切出多塊寬度約為1.3厘米或者1.5厘米的薄片,買家會選購其中的切片,并估算出切片上可以切出的手鐲數量,而且這個切片上哪里綠、哪里紫、哪里粉、哪里春帶彩,都一目了然。”
“賭石的本質就是行家跟行家之間的買賣。”李軍說。當下,產業高度成熟,成品翡翠種類劃分也愈發清晰,賣手鐲的在平洲,賣擺件的在四會,賣高貨的在揭陽。“而縱觀玉石行當,賣賭石最是穩賺不賠。”
業內提醒
新手想入場,先練基本功
隨著諸多賭石貓膩見諸媒體,這個行業的灰色地帶也逐漸浮出水面。線上直播平臺上,強光手電照射在原石表面,無數人紅著眼希望等到“滿綠”,到手卻只有“燈下黑”。那么,線下面對面的賭石交易中,能否僅靠一塊石頭實現蛻變呢?
記者探訪發現,青島市場上的在售原石價格多在幾百到幾萬之間,這些石頭里是否藏有漏網之玉呢?“幾年前,青島賭石圈賭漲的概率還是挺大的。”王成說,大概十年前,青島火爆的賭石行情也是源于賭漲的超高幾率,店里進貨后,市民有時會搶著選購,很多研究地質、礦藏的學生都是店里的常客。王成從事玉石生意已有20多年,他經營的玉龍軒除了玉石成品售賣,還包括解石、原石加工、拋光及人工雕刻等全鏈條流程。
齊云齋玉石館店主展示賭石
成品玉石生意風生水起,但賭石買賣卻大不如前,“已經一年多沒進貨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進不來料。”他坦言,在瑞麗等地,高貨都漲到了千萬甚至上億。“一些可以扔掉的料子,都能賭到三五十萬。流入文玩市場的賭石,可想而知都是什么品質。”行里還有句老話,“不識場口,不玩賭石”。常出高貨的場口,比如后江、帕崗、灰卡等,原石價格都相對較高,這也給“暴富夢”兌現群體劃清了界限。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每塊原石都要經過從礦主到行家再到大小商家各類探照燈的層層篩選,由于緬甸封礦及資源匱乏等諸多不可控因素,導致高貨原石愈發稀缺,即便賭石有運氣成分,下游低價市場上可能已經無漏可撿。“高等級賭石一直都是行業的“奢侈品”,鮮有曝光,行家也是難得一見,想要在文玩市場里淘出百萬富翁,幾乎是天方夜譚。”李軍說。
當下仍有很多年輕人抱著開盲盒的心態想要體驗賭石的樂趣。對此,李軍建議,可以選購價格便宜的原石,重在參與和體驗。如果真是對珠寶玉石文化感興趣,建議先學習理論常識,再去線下實體店觀察。雖然“神仙難斷寸玉”,但也有技巧可循,等積累一定經驗,起碼對場口能有幾分判斷了解,再下手購買。
套路揭秘
“打燈”“泡水”,毛料也能開“美顏”
今年的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翡翠原石直播的江湖騙術,受到廣泛 那么,看似賭性小的毛料就可以穩賺不賠嗎?一則法律糾紛案例或許能給大家提個醒。
李女士是一位玉石愛好者,瀏覽某直播平臺時,她看中了一塊翡翠原石毛料,可東西買到手之后她卻發現,這塊翡翠毛料和直播上看到的東西完全貨不對板。
“在一次直播中,商家宣稱,一塊翡翠毛料是自己收藏的,現在以3萬元的價格出售,并承諾可以加工9個手鐲。”李女士很是心動,便買下了這塊翡翠毛料,并委托對方加工手鐲。對方加工了兩個手鐲后,給李女士寄了過來。李女士收到貨后打開一看,非常失望,因為收到的實物以后跟此前客服發給她看的照片,完全是兩樣,還有嚴重的裂紋。
受訪者供圖
幾經交涉未果,李女士發起了訴訟,而在此后相關部門的調查中,諸多問題浮出水面,所謂的手工雕刻,其實是機器雕刻冒充;手鐲鑒定證書并不是為手鐲出具的,很可能是一張套牌來的證書……
李女士購買的這塊翡翠毛料,究竟品質如何,價值幾何呢?經一位珠寶行業的專家鑒定,那塊石頭的市場價值應該在兩三千元左右。因為通過強光照射可以看到,這塊翡翠毛料里面有許多交叉狀的裂紋,且這塊毛料并不適合做手鐲,只適合做一些小件。
“一些商家在直播時,會將翡翠毛料泡在水里,其實是相當于給毛料做了個‘美顏’。因為泡水之后的效果是拋光后的效果,能更好地反映出物品拋光后的顏色,也會掩蓋內部的一些瑕疵。因此一些懂行的人在購買毛料的時候一定是拒絕泡水的。”李軍強調,在購買玉石、珠寶這類商品時,如果不是資深玩家,不要貿然去購買一些原石毛料。
目前國內出現過不少線上賭石的案件,通常是團伙作案,涉及無料銷售、盜圖拼接、一石多賣、假切割、假磨皮、謊稱統一代銷、銷售人員充當合買、寄殘次品等手段,逐步誘導客戶購買翡翠原石。李軍提示消費者,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注意留存交易證據,并且購買資金上也應該有風險承受能力。
“開窗”“整容”,老行家有時也中招
目前我國還沒有針對賭石行為作出明確的法律規范,通常是參照民法中有關買賣合同的規定執行。但賭石交易比較特殊,很難界定假冒偽劣商品,原石經買家確認后才開切,在賣家切割原石時,買家需要聲明切漲切垮均由自己承擔,不得以商品質量問題或描述不符退換貨。
這個行規也讓很多不法商販看到了其中的暴利,給賭石上演“整容術”,越來越多的買家被騙術打眼,成為“韭菜”。
賭石切割現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現在賭石交易的風險,已經不僅是賭石本身的不可預測性,還有交易過程中的各種陷阱。”李軍介紹,在原石表面做假皮的現象屢見不鮮。市場上,有大量仿冒翡翠的賭石泛濫。
“有的造假者在原石上開窗,鑲嵌一塊色正質地好的翡翠,以掩蓋內部的劣質部分。”李軍介紹,外行人看到如此具有誘惑力的大塊原石,理智和判斷力早已被滿腦子的暴富打敗,只想著趕緊掏錢買下來。還有的商家在開窗后如果沒有發現綠色,則會將被破壞的表皮復原,并讓其在自然環境下氧化,作為全賭石料出售,外人很難知道這塊料曾經被打開過,且玉質不會太好。
翡翠原石造假的利潤太大,誘使不法商家不斷提升賭石“整容術”,有時連資深老行家都會上圈套,賭石交易也越來越成為一個深水行業。“這也是很多內行買家甚至商家只愿意買明料或者毛貨來降低風險的主要原因。”李軍坦言。一句“原石漲垮非人力所能掌控,全靠眼力”,成了賭石詐騙套路橫行的遮羞布。
賭石圈歷來有“十賭九輸”的說法。普通人想要入局撿漏,大概率會成為別人的“漏”。誠如趙鑫所言:如果商家能確定這塊原石有賺頭,為什么還要把它賣給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