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濰坊9月27日訊一提起“中國藍寶石之都”,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濰坊昌樂。如今,“藍寶石”不僅是昌樂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且也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強大產業推動力。9月27日,中國(昌樂)國際寶石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濰坊舉行。本屆博覽會由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濰坊市人民政府主辦,由山東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昌樂縣人民政府承辦,將以寶石為媒介,產業為紐帶,讓更多的世界各地友人走進濰坊,認識昌樂,進而不斷提升昌樂珠寶產業的國際知名度。
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如今昌樂的珠寶產業產值節節攀升。昌樂的珠寶產業到底是如何實現快速發展的呢?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該產業的崛起背后有著不少的“秘訣”。首先從自然地理條件上講,昌樂具有得天獨厚的火山寶石資源優勢。萬年前的火山噴發,造就了昌樂獨一無二的世界奇觀——遠古火山群。這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特征最典型的古火山頸地質遺跡和藍寶石原生礦,是不可再生的地質遺產,對研究新生代構造運動、巖漿活動、火山活動演化規律及追溯地質歷史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上世紀80年代,伴隨著科考隊員一聲聲清脆的錘擊敲打聲,團山子、郝家溝等一座座火山從沉睡中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尤其是那排列有序,氣勢雄偉,直插云霄的六棱火山巖石展現在世人眼前時,人們無不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刀所折服,更被那股發自地球深處、勢不可擋的噴發氣勢所吸引。從那時起,昌樂因火山而名揚天下,火山也因昌樂而吸引世人的目光。這其中,團山子火山口,是最早被發現和開發的古火山口。火山呈圓錐形,深20米,直徑60米,巖石呈紅褐色。整個火山口崖面,東壁噴發紋理最為清晰,遠望宛若一列金字塔狀的天然屏障,近看又像一把倒置的巨大藝術扇。數萬根六棱石柱拔地而起,似被一高強磁極所吸引,齊刷刷地沖向那瓶頸般的噴發口,形成輻射狀的棱形條面,如萬箭齊發,氣勢極為壯觀,被人們稱為“人間寶地無雙境,天下奇觀第一山”。
除此之外,位于郝家溝村西北坡的北巖火山群,為全國古火山群唯一集中的地區,群體規模大,具有完整性和典型性。從一座座氣勢恢弘、形態迥異的火山口斷面明顯看出,這里的火山噴發紋理特別清晰,整體形象尤為壯觀。特別是中間一座顯示了火山熔巖兩次噴溢的奇特景觀,第一次右面噴溢的巖漿形成的扇形柱狀節理,被左面第二次噴溢巖漿形成的垂直柱狀節理明顯切斷。據專家考證,這一先斜噴后直噴,兩次不同熔巖噴發相互交切的景觀,實屬天下奇觀。
人們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獨特的火山地質資源帶火了昌樂的旅游產業,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來參觀。據統計,昌樂境內共發現有較高考古價值、觀賞價值、開發價值的古火山遺跡有84處。年11月,昌樂古火山群被評為國家自然遺產,為全國28處國家自然遺產之一,成為山東繼泰山、濟南名泉之后的第三處國家自然遺產。年12月,昌樂火山地質公園又成功入選國家地質公園,山東省唯此一家。與泰山、濟南名泉并駕齊驅,一起被列入國家自然遺產名錄。
自年至年,經山東省地質部門探明,昌樂境內藍寶石有礦面積覆蓋達平方公里,儲量數十億克拉,占縣域總面積的近一半,富礦區品位在30克/立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世界罕見的大型藍寶石礦區之一。昌樂藍寶石以顆粒大、晶體完好、顏色純正、二色性顯著、特異寶石多等特點,深受國內外珠寶商和消費者的青睞。
目前,昌樂已開發了探寶游、火山地質科普游等旅游產品,以“寶石、火山、文化、生態”為特色的旅游業得以蓬勃發展,中國寶石城、首陽山旅游度假區、遠古火山口群、崇山石祖林等景點相互輝映,“世界古火山奇觀,中國藍寶石之都”的旅游城市形象日益閃耀,成功創建為山東省旅游強縣,被省旅游局確定為山東省重點旅游購物點,年全縣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7.3億元。
除了資源優質之外,昌樂對珠寶產業的高端設計和定位,也推動黃金珠寶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了解到,早在年,為了進一步發展壯大昌樂珠寶產業,昌樂縣規劃建設了中國寶石城市場,年又建成了中國藍寶石博物館。年開始,陸續開發建設了國際珠寶交易中心、立偉國際、尚和國際等珠寶專業交易批發市場。目前,昌樂黃金珠寶加工交易產業已形成了從黃金珠寶首飾加工、寶石鑲嵌、展覽展示、批發零售到休閑旅游購物一體式的完整產業鏈條。
近年來,昌樂縣著眼高質量發展,堅持講好珠寶的故事,做好寶石城的夢,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實施“黃金珠寶+”戰略,推動產城融合、產業融合,黃金珠寶產業深度融入互聯網經濟,轉型升級步伐持續加快,中國寶石城先后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競爭力百強市場、中國珠寶藝術品十大品牌市場等。今年,昌樂縣將高規格規劃建設夢金小鎮,加快黃金珠寶產業轉型升級。據了解,夢金小鎮項目計劃投資13億元,規劃占地畝,參照南方先進地區特色小鎮建設模式,順應黃金珠寶加工高端智能化發展趨勢,引進國際先進加工工藝,同步配套運營管理、產品設計、文化創意等產業服務,著力打造集電商、酒店、人才公寓等于一體的休閑購物小鎮。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建設生產區,年下半年完成車間建設和設備安裝;二期建設產業服務配套區,計劃年動工建設。下步,昌樂縣將繼續做好定規劃、拉框架、打基礎工作。積極搭建新載體,啟動建設電商平臺,推動線上線下結合,實現黃金珠寶銷售全面“觸網”;發揮寶玉石協會行業管理作用,辦好中國(昌樂)國際寶石博覽會,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強大動力。應用新技術,全力支持夢金園、藍天等龍頭企業提升自主研發水平,引進意大利等國家的先進精密設備,加快推進新技術、新工藝研發應用。構建新體系,突出“黃金珠寶+”,推動與旅游、文化產業結合,依托遠古火山群、黃金首飾加工制造工廠等節點,運行精品體驗式旅游線路,啟動書畫古玩市場,集聚人氣,豐富業態。同時,昌樂縣通過打造新環境,持續加大扶持力度,加強中國寶石城市場及周邊各期市場管理,加大項目、資源爭取和市場主體培育力度,持續引進黃金珠寶加工企業,力爭實現產業產值億元以上。
據介紹,寶博會搭建起了讓世界了解昌樂、讓昌樂走向世界的橋梁。據統計,中國(昌樂)國際寶石博覽會期間,共有來自美國、意大利、巴基斯坦、波蘭、斯里蘭卡、巴西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珠寶商前來參展,其中美國、意大利等國家的珠寶展團首次亮相博覽會,豐富了博覽會產品種類,提升了博覽會產品檔次。中國(昌樂)國際寶石博覽會期間共有國內外多家知名珠寶企業到會參展,其中美國、波蘭、俄羅斯、意大利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80家國際珠寶商前來參展。
為了“講好珠寶故事”,打好珠寶產業這張“王牌”,昌樂縣正在積極提升“昌樂藍寶石”文化品牌的價值與內涵,大力引進以科技化、信息化、網絡化為特征的新興文化產業項目。通過高科技5D影院技術,逼真展示昌樂縣藍寶石的由來,讓人親身感受萬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火山噴發,深層次宣傳擴大寶石文化影響力。此外,昌樂縣還積極“招院引所”“招才引智”,尋求與專業院校及行業培訓機構合作,不斷提升首飾創意設計水平,加強與國檢培訓中心、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等行業機構、院校合作,通過舉辦黃金珠寶首飾創意設計大獎賽、專業知識培訓班等方式,與國內外知名首飾設計師做好對接,為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平臺,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質、珠寶首飾創意設計水平,讓特有的藍寶石文化品牌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閃電新聞記者李楊濰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