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獨家專稿
文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蘇楓
“壽光蔬菜”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都有口皆碑,銷售數據自然表現不俗。
年初,#壽光農人年入40萬超發達國家#的話題沖上熱搜榜,引起熱議,閱讀量過億,有網友說,“真是‘宇宙壽光’”,也有山東網友感嘆,“俺們想回家種菜了”。
蔬菜之鄉雄厚的科研實力,是壽光蔬菜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法寶。圖片/TUCHONG
“宇宙壽光”雖然是戲稱,但壽光還真有擔得起這個名號的實力。作為國務院命名的“中國蔬菜之鄉”,壽光市現有蔬菜種植面積59.4萬畝,蔬菜大棚15.7萬個,擁有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和批發市場,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
在多年的沉淀下,壽光市早已形成蔬菜產業標準化、全產業鏈化的思維模式,制定行業標準,掌握蔬菜界的話語權。
“宇宙壽光”究竟靠啥?
大范圍的數字化溫室大棚,自動巡檢、授粉、施肥、采摘、運輸等不同用途機器人,“中國壽光型智能玻璃溫室”……一系列高科技產品的投入使用,助力菜農全程機械化、智能化管理。
在過去三年里,全國新建蔬菜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壽光模式”的身影。壽光市農業農村局蔬菜技術推廣科科長劉春香說,“我們會到不同省市發展飛地經濟,例如,海南、江西、貴州等好多地方都有來自于壽光的服務,包括農資供應、產前產中技術服務、產后銷售等。”
雄厚的科研實力,是壽光蔬菜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法寶。小小的種子,如果沒有自主研發的實力,會成為一個地區蔬菜行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而在種子研發這一賽道上,壽光走在了前列。
截至年1月底,壽光市擁有13家企業育種研發中心,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蔬菜新品種,17億株達到年繁育能力的種苗。壽光種子不僅可以滿足本市需求,全國各地都有“壽光種子”的身影。“壽光現在重點做種業、種苗的研發,從全國聘請了很多的院士、專家來做農業的科技顧問,包括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40多家省級以上的科研院校。同時,壽光蔬菜特別重視科技創新和推廣。”劉春香表示。
借助產業集群建設,壽光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10多家國家級科研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中國農科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壽光研發中心等相繼落戶。目前,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7個課題組在壽光開展工作,累計開展個蔬菜新品種、新組合的試驗示范與展示觀摩工作,11項國家級課題落戶壽光,育成蔬菜新品種13個,其中6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保護證書。
高質量、高標準——“壽光蔬菜”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都有口皆碑,銷售數據自然表現不俗。作為全國最大蔬菜集散中心的壽光,年產蔬菜達萬噸,年蔬菜交易量達萬噸。此外,壽光蔬菜銷路通達,除了銷往國內多個大中城市,還出口到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委內瑞拉等國家。
正是因為擁有著完善的自主科研、產業鏈條、品牌實力,“宇宙壽光”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如虎添翼,一步一步成為蔬菜界的“農業之光”。劉春香認為,“壽光蔬菜公共品牌已打造成功,目前缺乏的是個體品牌。通過打造高端個體品牌,壽光蔬菜才能打開新市場,個體品牌才拿得出手、叫得響。”
壽光蔬菜產業集群形成全產業鏈
初春時節,安丘市匯海食品有限公司大蔥生產基地,畝栽種齊整的蔥苗長得郁郁蔥蔥。這些蔥苗是用山東沃華農業科技公司的自動化機械進行標準移栽的。“一畝蔥從種到收,沃華農業服務成本在元左右,比我們雇人干,起碼每畝節省元。”匯海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國亮說。
沃華農業工廠化育苗中心,一個苗盤有棵蔥苗,個穴位,每穴3粒種子。沃華農業首席技術官劉凱說,原先兩個人一天只能種1畝地,現在一臺機器一天就種8到10畝地。從種子丸粒化包衣、精量化播種,到工廠化育苗、自動化移栽,沃華農業提供全產業鏈服務。目前,沃華農業已推廣大蔥全程機械化作業面積超過3萬畝,累計服務農民多戶。
大蔥社會化服務“沃華模式”只是壽光蔬菜產業集群建設眾多項目中的一個。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啟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首批支持50個,支持期限為—年,每年中央財政獎補資金1億元,重點支持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工營銷體系、產業經營組織體系、先進要素支撐、利益聯結機制建設。
年,山東省壽光蔬菜產業集群、煙臺蘋果產業集群獲批。濰坊市與淄博市臨淄區共同承擔山東壽光蔬菜產業集群建設,項目范圍涵蓋壽光、青州、安丘、昌樂、寒亭和淄博市的臨淄等6個縣(市、區),3年計劃總投資38億元,涉及55個項目。
壽光蔬菜產業集群規劃建設“一核、兩區、兩基地”總體空間布局,“一核”即壽光設施蔬菜綜合創新核心區;“兩區”即安丘蔬菜加工出口示范區、寒亭蔬菜精深加工示范區;“兩基地”即青州蔬菜設施裝備提檔升級示范基地、昌樂高端瓜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到年,基本形成鏈條完整、結構合理、布局優化、主體集群、合作共贏的設施蔬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目前,青州項目加速種業發展,安丘項目建設大姜智能倉儲,昌樂項目實施蔬菜保鮮,寒亭項目推進現代西瓜基地建設。據了解,通過產業集群項目帶動,壽光蔬菜產業整體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形成完整蔬菜全產業鏈。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的《山東省“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到年,全省力爭培育千億級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達到8個以上、億級省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8個以上。
建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途徑。《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年)》強調,用3—5年的時間,培育一批產值超億元的骨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培育一批產值超億元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山東省明確,“十四五”時期,山東將加快形成“區域產業協同、集群創新引領、縣域全面統籌、百園優化提升、千鎮融合互動、萬村示范輻射”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格局,重點打造六大優勢特色產業帶。這一規劃不僅是響應國家號召的重要舉措,更是在助力當地打造特色產業名片,提高區域生產效率,促進鄉村振興,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可以看到,山東距離實現未來五年打造8個以上千億級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的目標并不遙遠。
然而作為農業大省的山東,可不止壽光蔬菜這1個特色產業。打得一手好“蒜盤”的金鄉大蒜、打破世界吉尼斯記錄的章丘大蔥、聞名全國的沾化冬棗、遠銷長三角的蘭陵倉山菜、特別香甜的煙臺蘋果等都是山東省“叫得響“的優勢特色產業。
年,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印發《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培育方案(-年)》要求,加快培育萊陽黃梨、青州銀瓜、樂陵小棗、濰縣蘿卜、平陰玫瑰、菏澤牡丹、日照綠茶、德州扒雞等13個優勢特色產業。年11月,山東省金鄉、壽光、齊河等6個縣市區入選首批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十四五”期間,山東將如何助力縣市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新進展,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我們拭目以待。
(《小康》·中國小康網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年2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