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北京、上海、雄安新區的成功經驗,核心在制度創新,推進制度創新,最根本的是要抓好流程再造。以省委書記、省長帶隊的山東黨政代表團赴北京、上海、雄安新區學習歸來后,省委書記劉家義在總結會上如是說。一時之間,山東各地將流程再造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加快發展速度的一大抓手。目前,流程再造在山東推行的怎么樣了?
審批環節串聯變并聯,實現拿地即開工
8月8日,總投資20億元的北大新世紀言鼎(青島)醫療產業園項目在青島萊西開工。此時,距離投資方拿到土地出讓合同只有短短的5天時間。如此速度不能說不快,以至于該公司總經理劉元柱都感嘆開工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50多天,而按照此前的流程挨個部門審批,這個速度是絕對不可能的。
原本不可能的事情是如何做到的呢?這個得益于當地政府為流程再造推出的新招。將原涉及建設項目審批多個部門的相關事項融合到萊西行政審批局一個窗口辦理,原本串聯的項目確立、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三個模塊改為大并聯,環環相扣、同步推進,多證齊發、同步蓋章,徹底打通了快速審批通道。
《晉書·阮籍傳》記載,因窮途而哭聞名的阮籍曾任“東平相”,到任之初就命令打通衙門的屏壁,讓各個部門相聞相望,辦公效率大大提高,“法令清簡”。現在看來,萊西的流程再造跟阮籍破除縣衙屏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打通了部門之間的壁壘,提高了效率。
類似的案例在山東并不少見,濰坊昌樂縣南關一地塊,項目開發商剛拿到不動產權證當天就開工。昌樂縣委書記劉裕斌在介紹經驗時也提到了審批流程的串聯改并聯。
串聯、并聯這是物理學科電學名詞。用在審批領域,按照知事君的理解,串聯式審批的特點是要一個挨一個部門,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走,多進門多跑腿。并聯式審批則只需要進一個門,多項審批可以一次辦理,一次申請,同時發證。并聯式審批如何做到,在晉代阮籍是打破了衙門的屏壁,現如今則是將需要審批的各個部門融合到一個窗口,與此同時打通部門間的信息壁壘。
多市“一把手”黨報撰文談體會
串聯該并聯實際上就是追求審批的高效率。此次學習歸來,大眾日報開辟專欄邀請16市市委書記撰文談流程再造。截止15日,已有濟南、煙臺、德州等六市“一把手”就此題目撰文。
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就表示以刀刃向內的狠勁抓好流程再造,目前,濟南已經成立了行政審批服務局,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下一步,將堅決打通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打破部門之間的權力藩籬。
德州市委書記陳勇則表示,發揚“工匠精神”推進流程再造,把每項流程的每個環節、每個事項作為單個產品來打磨,下足繡花功夫,最大限度壓縮企業開辦時限、提速投資項目審批、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方便人民群眾辦事。
減少審批時限的實現路徑除了提高效率,還要求盡可能減少審批環節。在青島,8月初,青島市以“審批事項最少、政務服務最好、審批服務速度最快”為目標,學深圳、趕深圳,印發了《高效青島建設攻勢作戰方案(—年)》(以下簡稱《方案》),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以審批提速增效為關鍵,以建設法治政府為保障,以建設誠信政府為基礎,全面打好四大攻堅戰,推進流程再造,精準落實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切實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和質量。
《方案》從企業開辦、建設項目報建、不動產登記、用水報裝、用氣報裝、用電報裝、獲得信貸、納稅服務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辦法和新時限。如企業開辦,到年9月,環節由4個減少至3個,辦理時間壓縮到2天以內。如不動產登記,到年7月,環節由4個減少為申請和發證2個環節。到年底,涉及企業之間買賣存量非住宅類房地產申請轉移登記,辦理時限調整為1小時。明確到今年底,市、區(市)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實現高頻申請材料的共享應用和互認,全市80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秒批”。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