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欄目:山東新聞播出時間:07:00播出日期:/6/20
詳細內容:
山東臺記者劉慶、李俠、陳洋報道:
昨天(19號)上午,省委財經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推動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加快投資的意見》,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書記、省委財經委員會主任劉家義主持會議并講話,龔正、王書堅、孫立成,省委財經辦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去年以來,圍繞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省里出臺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制度、措施,關鍵要狠抓落實、取得實效。要緊盯內外部環境變化,按照中央做好“六穩”工作的要求,結合山東實際,聚焦非公經濟發展10條、國企改革10條、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45條、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42條、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5條、人才新政20條等政策落實,突破痛點、堵點,渡過難關、險灘,不斷釋放政策紅利。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拓展視野、創新路子,加快制度創新,結合實際創造性貫徹落實中央政策。要充分發揮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作用,加強政府引導,完善政策保障,鼓勵企業積極行動起來,拓展空間,深挖潛力,擴大社會消費。要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會議強調,黨員干部要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轉變方式方法,主動沉到企業、農村、社區,傾聽基層聲音,研究務實舉措,幫助解決問題。要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從省委、省政府做起,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通過嚴格績效預算管理,提升財政資金使用實效,節省更多資金支持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建設。
山東臺記者王鎮富、張楊報道:
昨天(19日)上午,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省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的兩岸新舊動能轉換高峰論壇在濟南開幕。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裴金佳,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江汀,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出席,副省長任愛榮主持開幕式。
郭金龍在致辭中說,齊魯大地文脈綿長,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此次高峰論壇的舉辦,既為魯臺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也將為兩岸企業在齊魯大地轉型發展開辟新的空間。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落實惠臺“31條措施”與服務臺企轉型升級、實現動能轉換有機結合,幫助臺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希望兩岸企業家準確把握新時代新機遇,共享融合大利,共擔民族大義,為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美好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龔正首先代表山東省委、省政府,對出席高峰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他說,當前山東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加快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齊魯大地展現出革故鼎新、千帆競發的嶄新氣象,發展機遇千載難逢。我們正在積極構建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群眾和企業獲得感強的一流營商環境,強化有效制度供給,盡心竭力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一對一、精準化、能解決問題的優質服務。山東與臺灣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連,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礎,面向未來,合作潛力巨大。希望雙方企業家深入交流、充分對接、共謀商機,共享廣闊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蕭萬長在致辭中表示,希望廣大臺商積極參與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與山東進行更大格局、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的合作,深入發掘魯臺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商機,實現優勢互補、相加相乘、互利共榮。
本屆論壇以“新動能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旨在搭建魯臺經貿交流合作高端平臺,促進魯臺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省直有關部門、工商界人士,臺灣知名人士和工商界人士等約人參加開幕式及論壇活動。
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山東省累計批準臺資項目個,開業企業家,實際使用臺資億美元,臺資成為山東省第三大重要外資來源。
近年來,山東省積極加強魯臺經濟合作。臺灣鴻海、聯電、日月光、華新麗華、國泰金控、藍天集團等臺灣企業集團在山東實現戰略投資,統一、旺旺、康師傅、耐斯等臺資食品加工業企業在濟南聚集發展,輻射整個華北地區。與此同時,青啤集團、山東航空、歌爾聲學等多家山東企業在臺灣設立分公司或分支機構,更有一系列魯企與臺灣在原材料、貿易加工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
(大競賽大比武新舊動能轉換進行時欄目曲)
近年來,曲阜市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速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跨越發展的戰略舉措,落實扶持政策,創優發展環境,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山東臺記者黨培哲報道:
曲阜天博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汽車感控溫元件及汽車電子產品的民營企業,主要產品調溫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40%。公司研發中心產品主管工程師劉萌萌:
被動感溫導致發動機溫度無法實現精確控制,年研發人員開始開發高精度調溫器。經過方案設計、仿真分析、實驗驗證,目前已經實現樣件裝車驗證,汽車安裝后可節約能源2%到4%。公司研發的一大批新產品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1.1億元。天博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榮忠:
大型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小型企業也實現了快速發展。年成立的山東諾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把產品定位在國內高端食用油市場。年,諾來葡萄籽油試生產成功,去年銷售額達到多萬元。公司總經理閆濤:
近年來,曲阜市著力優環境、上項目、抓落實,通過開展“送政策上門精準對接”、“百名局長服務百家企業”、“以企招商”大調研等服務民營企業系列活動,讓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精準落地,不斷增強企業的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曲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翟德軍: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欄目曲)
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淄博市啟動了“流動黨校”進農村活動,讓黨員不出村就能聽到精彩黨課。山東臺記者張華英、淄博臺記者王守鵬報道:
在淄博市經開區北郊鎮北旺村,淄博市委黨校老師王顏紅正在給村民們上一堂題為《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的黨課。北旺村黨員路剛:
淄博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創新開展的“流動黨校”進農村活動。黨課在堅持“政治培訓第一”的原則的同時,還結合農村實際設置了農村務實板塊,采取“組織點題+基層選題”讓黨課更接地氣,更受農村黨員歡迎。淄博市委黨校老師王顏紅:
據了解,淄博市有個行政村,10.2萬名農村黨員,14個人里就有1名黨員。但目前農村黨員培訓中,普遍存在居住分散集中難、資源短缺學習難、計劃不強落實難、形式單一見效難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淄博市推出了《“流動黨校”進農村制度創新改革的實施方案》,在全市啟動了“流動黨校”進農村活動,以“流動授課、送教上門”等方式,打通農村黨員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讓黨員不出村就能聽到精彩黨課。淄博市委黨校副校長王偉:
為期天的北京世園會正在舉行。山東展區在“山東省日”來臨之際,精心布置,以“盛裝”迎接八方賓朋。山東臺記者彭壽熙報道:
在世園會山東展區,一進門右手邊,“小康人家”板塊里擺著眾多新奇科技元素的園藝產品。來自上海的游客張同強說,山東展區特有的園藝文化深深吸引了他。這里面有第一次見的蔬菜新品種,有沒見過的魚菜共生系統,還有立體綠化、無土栽培等。
在中華園藝展示區,以“齊魯風韻,山水家園,國色天香”為主題的齊魯園,盡顯山東文化精髓。齊魯園占地面積多平米,以儒家思想為脈絡,將泰山文化、齊魯文化、園藝文化結合山水空間格局貫穿在一起,全力展現山東園藝文化特點和園藝發展水平。來自江蘇的游客李女士說,這就是一幅濃縮版的山東精品。
除了旅游代表作,齊魯園共分為齊魯迎賓、杏壇遺風、五岳獨尊、齊魯圣境、小康人家五大板塊。根據組委會安排,山東將于6月20號到22號在世園會園區舉辦以“筑夢新時代,美麗新山東”為主題的“山東省日”活動。著力展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和綠色山東建設的生態實踐。北京世園會山東展區負責人陳俊強說,目前,他們正精心布置山東展區,向世界展示一個最新、最美的新山東。
(權威發布欄目曲)
省政府新聞辦昨天(19號)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老字號發展報告》白皮書有關情況。山東臺記者趙國偉報道:
會上,省商務廳副廳王洪平介紹,最近兩年,隨著我省老字號企業在產品和營銷模式上的創新,老字號企業營業收入持續增長,青島啤酒、即發集團、利群集團、淄博商廈等7家老字號企業營業收入更是超過了一百億元。
王洪平介紹,今年將特別開展“老字號惠民快閃店”活動和中華老字號儒家文化行活動,通過創新開展精準營銷和搭建平臺,助推老字號品牌創新發展。
記者昨天(19號)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已累計實施災后重點防洪減災工程項目個,按期完成年汛前規定任務。山東臺記者呂博涵報道:
發布會現場,省水利廳副廳長馬承新介紹,通過工程建設,基本消除了經安全鑒定發現存在病險的18座大中型水庫、座小型水庫和座大中型水閘的安全隱患,有力保障了工程運行安全,提高流域防洪能力。
根據《山東省災后重點防洪減災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到年我省還將完成剩余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重要河道防洪治理主體工程等任務。省水利廳發展規劃處處長劉建基:
災后重點防洪減災工程全部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全省防洪減災工程體系,大幅提高抵御標準內洪澇災害的能力。
據農情調度顯示,全省麥收昨天(19號)基本結束,玉米播種進展順利,目前播種面積占到應播面積的9成以上。請聽報道:
(記者現場)我現在的位置是濰坊昌邑北孟鎮,隨著我眼前兩臺大型聯合收割機的作業,再有不到一個小時,濰坊最后一塊麥田將完成收獲。這標志著今年濰坊三夏麥收正式結束。
作為全省糧食生產大市,濰坊今年小麥種植面積.7萬畝,同比減少9.47萬畝。濰坊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馮建鵬告訴記者,盡管小麥種植面積有所減少,但今年濰坊市的小麥平均畝穗數達到了40.69萬穗,同比增加了2.97萬穗:
自5月31號山東小麥開鐮以來,山東.9萬畝小麥自西向東,自南往北陸續收割。截至6月19號,全省麥收基本結束。
(記者現場)我現在位置是威海文登區一塊麥田里,作為山東最東邊,麥收也最晚。威海自10號開鐮以來,經過10天時間,已經完成63.2萬畝小麥收獲。目前,累計收獲小麥接近九成。
據農情調度顯示,截至6月19號,全省已收獲小麥超過萬畝,占應收面積的99%,全省小麥除煙臺、威海、青島零星分布未收獲以外,其他13市收獲結束。各地在抓住天氣晴好有利時機全力搶收小麥的同時,積極搶墑造墑,加快夏玉米播種進度,擴大夏大豆種植面積。截至目前,全省累計投入玉米播種機27.5萬臺,已播種玉米九成以上。大豆擴種工作進展順利,全省已擴種大豆超過26萬畝,占到總任務量的一半以上。
(堵點曝光臺欄目曲)
近日,濟南市民董女士反映,一年前,法院判定當地政府給出的《安置問題處理意見》無效,可新的拆遷安置處理意見卻始終求找無門。請聽山東臺記者呂芫至的報道:
原來,董女士之前住在濟南歷城區郭店街道山頭村。年父親過世后,同姐姐、弟弟對遺留的房屋達成分家析產協議,她繼承了南屋,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在弟弟名下。年,當地被劃入城中村改造項目,自己住的房子雖然被拆除,但當地政府以董女士不是被征用土地的使用權人,僅在被征用土地上有合法房產為由,不給安置。董女士在向濟南市政府申請行政復議無果后,向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記者看到,行政判決書上寫明,對于補償標準有爭議的,應當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歷城區政府直接以《處理意見》的形式決定對董女士這類情況不予安置,明顯缺乏法律、法規依據,顯屬無效。董女士請求人民法院直接判令歷城區政府予以安置,亦無法律依據。
法院判決一年多了,新的拆遷安置處理意見為何遲遲給不出來?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見到了濟南歷城區郭店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勇:
既然區里表示不再做個案處理,為什么法院判決后的一年時間里,董女士都不知道呢?
對于這種情況,濟南歷城區郭店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勇表示,他們還是維持原來的處理意見:
那么相關規定的法律依據是什么?董女士:
濟南歷城區郭店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勇說,為什么不符合安置補償相關規定的法律法規,會請有關律師來說明,但最后的處理意見,要由區級甚至市級相關部門來裁定。
昨天(19號),民族歌劇《沂蒙山》劇組主創人員再次回到臨沂采風。山東臺記者李興苗報道:
民族歌劇《沂蒙山》導演、作曲、主演、合唱演員等共計多名演職人員來到臨沂,主創人員特別向陳若克烈士敬獻了鮮花。年,時任山東省婦女聯合會常委的陳若克不幸被捕,陳若克寧死不屈,彌留之際,她攬過孩子,咬破自己的手指,用血水哺乳自己的孩子。歌劇《沂蒙山》以“陳若克”為原型設計了女二號“夏荷”,而這個感人的故事也被選用其中。夏荷扮演者張卓:
實際上,在《沂蒙山》創排初期,創作團隊就數次到臨沂市采風,再次回到臨沂也是有著特別的意義。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沂蒙山》藝術總監張桂林:
請聽簡訊:由省食安辦、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聯合舉辦的年全省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昨天(19號)在濟南啟動,主題為“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食安山東科普宣傳平臺同時啟用。
山東省年耕地保護督察進駐工作昨天(19號)啟動,督察將持續到12月份,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濟南局實地對省、市、縣三級政府耕地保護情況開展監督檢查,確保到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億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于萬畝。
“智能制造驅動企業轉型升級百城巡講”工業互聯網專場活動,昨天(19號)在煙臺舉行。工信部相關專家現場分享了相關政策解讀、產業理論前沿狀況和企業探索實踐經驗。
年中國鋁加工產業年度大會昨天(19號)在鄒平舉行。來自全國的鋁業專家及鋁深加工企業,圍繞山東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推動產業鏈縱向延伸、橫向耦合、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東部片區)現場推進會昨天(19號)在昌樂舉行,昌樂縣融媒體中心同時投入運行。中心由山東廣播電視臺承建,整合聲屏報刊網等多平臺進行流程再造,一次采集,矩陣制作,全媒發布,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昨天(19號)上午,“紅動齊魯”山東省紅色故事講解大賽德州市復賽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