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農業圈有一個熱詞,叫田園綜合體。具體說,就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等為一體的綜合發展模式。
“田園綜合體”概念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提出的,是指社會資本參與、創新商業模式、城鄉元素結合、多方共建共贏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路子,強調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由此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創新新農村建設、重塑中國鄉村帶來無限想象。從一號文件可以看出,中央前所未有將產業園區作為農業發展升級的重要載體。未來一段時間,“農業+園區”將大有可為。
那在我縣,這一場“田園綜合體”的鄉村實驗進展如何?隨著休閑農業的盛行,以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田園綜合體在昌樂背景如何?它能不能通過“三生”(生產、生活、生態)、“三產”(農業、加工業、服務業)的有機結合與關聯共生,實現生態農業、休閑旅游、田園居住等復合功能?
昌樂已有初級模式田園綜合體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庵上湖游人如織,訪客如潮,農家餐廳一位難求,采摘園外歡聲笑語,民俗博物館中“傾力打造田園綜合體厚植村莊發展潛能”的宣傳欄引人暢想。藍天白云下,人們舒暢地呼吸著新鮮空氣,盡享大好春光。
從一個貧困小村莊洗盡鉛華涅槃重生,庵上湖這條路已走過16年。全國文明村、山東省美麗休閑鄉村、山東省旅游特色村、全國科普惠農先進村、全國設施蔬菜創建園、全國婦女基層組織示范村……庵上湖已榮譽等身。
有人說,一百個人的眼中,有一百個庵上湖。
它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實現了農村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群眾增收的互促共進;它是放心農業綠色蔬菜的代名詞,完善的積分制度考核讓其領航全國食品安全;它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每天都會迎來全國各地的參觀學習者以及近郊旅游的大量游客;它用村規民約構建了全方位誠信體系,讓整個村莊擁有了嶄新的文明風貌……
這些標簽并不能概覽庵上湖全貌,但在村支部書記趙繼斌眼里,從最初研究蔬菜種植到探索生態循環,再到牽手三產轉型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生態農業是“底子”,這個基礎夯實了,才有了產業鏈延續的根基。“我們必須在產業基礎上打造田園綜合體。”趙繼斌告訴記者,庵上湖現在已經集農事活動、自然風光、科技示范、休閑娛樂于一體。
趙繼斌堅信一種理念:必須讓農民成為闖蕩市場的主體,必須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他們推出了系列發展舉措:以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為依托,突出農業科技、自然景觀與人文資源相結合,規劃建設集住宿、餐飲、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旅游區;開設“庵上湖新聞小喇叭”北京有沒有專治白癜風的醫院白癜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