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山東省和廣東省都屬于歷史文化大省。在地理位置上,山東省和廣東省都位于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就山東省下轄的昌樂縣和廣東省下轄的樂昌市,也即“昌樂”和“樂昌”這一名字正好倒過來。一方面,昌樂縣,隸屬山東濰坊市,位于山東半島中部;另一方面,樂昌這一縣級市位于廣東省韶關市北部,粵北邊陲,毗鄰湖南,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
昌樂縣
一方面,就昌樂縣來說,隸屬于山東省地級濰坊市。在地理位置上,昌樂縣位于北緯36°11′-36°46′、東經°43′-°10′,是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和出入口,東距海濱城市青島公里,西距山東省會濟南公里。昌樂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該地區古稱營丘。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成為齊國的疆域。公元前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昌樂縣一帶屬齊郡。東漢時期,該地區為營陵縣。
隋朝這一歷史階段,該地區設立營丘縣,屬北海郡。北宋建隆三年(年),設安仁縣,不久改為昌樂縣,隸屬濰州。由此,對于昌樂縣這一建制,距今已有多年的歷史了。元朝建立后,昌樂縣并入北海縣。明朝建立后,再次設立昌樂縣,隸屬青州府。清朝時期,昌樂縣隸屬于山東省青州府。年,昌樂縣隸屬于膠東道。年,昌樂縣直屬于山東省。如今,昌樂縣隸屬于山東省濰坊市。截至年,昌樂縣總面積達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62萬人。
樂昌市
另一方面,就縣級樂昌市來說,位于廣東省韶關市北部,粵北邊陲,毗鄰湖南,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北與湖南省宜章、汝城兩縣交界,市區距韶關市區50公里,距廣州公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今縣級樂昌市一帶在春秋戰國時期屬百越之地。公元前年,秦始皇嬴政南平百越,將該地區納入到秦朝的疆域中。公元前年,漢武帝劉徹這位千古一帝在位時,今樂昌市一帶屬曲江縣。南朝梁時期,在該地區設立梁化縣。隋朝時期,改梁化縣為樂昌縣。
最后,由此,對于樂昌縣這一建制,距今已有多年的歷史了。唐朝這一歷史階段,樂昌縣隸屬于嶺南東道。宋朝時期,樂昌縣隸屬于廣南東路。元朝建立后,該地區隸屬韶州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樂昌縣隸屬韶州府。清朝這一歷史階段,該地區屬廣東省韶州府。年,撤銷樂昌縣,設立縣級樂昌市,由廣東省韶關市代管。截至年,縣級樂昌市總人口約為58萬人。
贊是一種鼓勵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圖文來源:網絡
▍商務合作/爆料
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