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昌樂縣紅河鎮上皂戶村為獨居貧困老人新建的小院,周邊環境還在持續改善中。
初冬時節,走進昌樂縣紅河鎮賈家成官村貧困戶賈玉春的家中,從院門口到北屋正房之間是新修的水泥路,院里栽種著綠油油的大白菜。環顧小院,房屋外墻和院墻都被重新抹了一遍水泥,整個小院干凈整潔。
“現在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今年,鎮村幫著把家重新拾掇一遍。屋里干凈亮堂,心里舒坦多了。”賈玉春告訴記者,因為妻子常年患病,導致家中貧困。
在脫貧成果鞏固提升階段,紅河鎮在改善居住環境等方面下足繡花功夫,不斷增強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去年,該鎮的上皂戶村借助土地增減掛鉤政策,開始拆除村里部分閑置舊房。今年6月,安置新房竣工,村里增加耕地51.24畝。在拆舊建新過程中,對于獨居貧困老人,村里專門規劃建設了4處相連的小院。
上皂戶村第一書記卞曉濱介紹說,去年秋天,4處院落開始建設,今年3月開始裝修,7月初4位獨居老人正式搬進新居。
“新房干凈敞亮,自來水通進院里。沒想到這么大年紀,還能住進新房子。”63歲的楊同亮是搬進新居的獨居老人之一。去年,他通過承包地流轉、扶貧產業分紅等,收入超過1萬元。
“4處小院產權歸村集體,貧困獨居老人免費居住。同時,有線電視、水、電等費用全由村集體負擔。”卞曉濱說。
今年以來,紅河鎮積極推進“潔居”工程。針對全鎮貧困戶室內外存在的墻面破損、油膩污黑、屋內未吊頂、亂扯電線等情況,進行刮瓷、吊頂、電線整理等,同時對房屋、院墻、門口、室內等進行全面整修。對居住環境臟亂差貧困戶,由幫扶責任人幫其徹底清理,定期督促。對失能、半失能的67人,在幫助其全面清理的同時,有近親屬的動員其近親屬幫忙清理;無近親屬的,通過聘請環衛工、設置公益性崗位等措施,進行定期清理,切實解決其家中環境衛生“前腳打掃,后腳反彈”的問題。
脫貧攻堅工作數據的動態管理至關重要,紅河鎮對享受政策貧困戶全部建立電子版“一戶一檔”,將貧困戶基本信息、享受政策、“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六干凈一規范”以及幫扶措施逐條梳理,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