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課改有多難,就有多必要。學校課程與教學改進項目組全體成員迎難而上,犧牲周末休息時間,全身心投入到校本培訓中。縣二實小十多名青年教師也聞訊趕來參加了活動。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豐富多彩的培訓內容,增強了培訓的實效性。
專家引領式學習
課堂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目標?課堂學習目標長什么樣?該怎樣分解?有何方法?華師大朱偉強教授的視頻報告《課程標準的分解——如何確定課堂層面的學習目標》談了五步解決的方法,并從學習目標的基本功能、學習目標的構成要素、課堂學習目標的描述等作了重點解讀。專家的學術引領,猶如海上的燈塔,指明了破浪前行的方向。
同伴分享式學習
“教”了不等于學了,“學”了不等于學會了。為了促進第一時間“消化”“吸收”,項目組和二實小的老師們相近學科組合,六人一個小組,組內交流自己“學到了什么”“學會了什么”“哪些沒有學會”。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自己觀看講座的收獲和疑惑。然后各組派出代表,“全班”進行交流。這種同伴分享式的學習,把“聽”“說”“講”結合起來,切實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
任務驅動式學習
為進一步鞏固培訓效果,項目組還給每個成員布置了“當堂訓練”的題目。這份當堂“作業”是從本學科角度,設計一條課堂層面的學習目標,要求對課標進行分解,具體到要求學生“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怎樣學”。然后在課標分析、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的基礎上,學習“五步法”設計一條課堂層面的學習目標,并制定與之相匹配的評價任務。
行政推動固然重要,但自上而下的行政式課改有一定局限,缺乏內驅力。真正的課改,應該是喚醒教師的文化自覺,營造一種改革創新的良好環境,人人都是課改領導者,形成一種為學生更好地成人、教師更好地成長的良好環境。這一切,正在寶通中學悄然發生。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收錄于話題#個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