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陽和啟蟄,品物皆春。
和春天一起到來的,除了暖洋洋的天氣,還有項目建設“你追我趕”的火熱場面。盡管目前仍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但是街道依然在想方設法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將項目建設作為落實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的具體行動,成立項目專班,靠上服務,快速推進,“一企一策”量身定制防疫復工方案,不斷完善重點項目推進機制,項目建設進入“快進”模式。
年產萬噸水泥項目步入昌樂山水水泥廠區,“指標先進、智能環保、安標一級”的標語格外引人注目,這也是公司正在建設的年產萬噸水泥項目的目標定位。在項目施工現場,鏟車、挖掘機、工人已全部到位,正在緊張有序進行第一階段的施工。
該項目總投資1.92億元,總占地面積平方米,建筑面積平方米,主要新建萬噸/年水泥粉磨站(3.8×12m)1套、熟料庫2座、配料庫3座、水泥儲存庫4座(含1座礦粉庫)、水泥散裝庫3座、空壓機站以及相關設施余臺(套),計劃今年建成投產。
“這個項目是高起點、高標準、高定位,要達到指標先進、智能環保、安全標準化一級,打造水泥行業中一流生產線。在整個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已經把理念滲透其中,整個生產線完成以后將是行業內具有示范意義的一條規模生產線,包括智能生產控制中心,現已建設完成,完全按照化驗室一流標準規范進行的建設。”昌樂山水水泥有限公司萬噸水泥粉磨站項目部副經理宋教利說。
受疫情影響,該項目2月26日開始動工建設,企業突破疫情的影響,突破不利的因素,集中一切資源力量,加緊趕工期、趕進度,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展開。“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設計院圖紙晚于計劃時間,審圖、施工許可證的辦理都會受到影響,我們在保證工程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加班加點把損失的時間補回來。”宋教利說。
0.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一年之計在于春,正值春耕生產好時節,3月6日,在朱劉街道0.3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現場,挖掘機轟鳴作響,施工人員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正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
0.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位于朱劉街道北部,項目區總面積0.7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0.3萬畝,涉及王金、西石橋、戴家、大石橋、北劉家莊等5個村,總投資萬元,主要是對項目區進行灌溉和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工程和農田輸配電工程等工程建設,計劃將于年5月底前完成。
突發的疫情嚴重影響了項目的進度,街道面對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實際,為如期高質量完成工程任務,針對當前疫情防控情況下,施工人員召集、物資進場等環節可能出現的困難,街道協助施工方從各村召集施工機械和人員,采取“梳理計劃、搶抓進度,先機后人、先分后合”的工作方式,明確節點,掛圖作戰,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彌補回來,爭取早日完工。
項目建成后,將促進農田集中連片,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升耕地灌溉質量,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實現節約集約利用和規模效益;同時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防災減災能力,為實現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強支撐。
街道將持續強化企業服務,在紓難解困中擔當作為,為企業提供靠前服務、精準服務、優質服務,主動深入重點企業和項目建設一線溝通對接,找準制約因素,全方位做好生產要素儲備、供應和協調工作,及時幫助解決土地、融資、用工等方面問題,保障企業健康運營,推動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同時認真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深化企業周邊和項目施工環境治理,著力營造寬松、公平的營商環境。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收錄于話題#個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