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看到一組《雙11啟示錄》,
實在是很符合現在大多數人的狀態了——
這年頭數學不好都沒資格逛淘寶!
言歸正傳
開始本周的《微周刊》之旅吧~
傳統農藥竟然對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不宜防治?!
那該怎么辦?
中國農科院最新研究表明,有機磷類農藥、有機氯類農藥和擬除蟲菊酯類等傳統農藥目前不宜用于入侵中國草地貪夜蛾的防治。而生測結果也證實對有機磷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具有較高的抗性。
10月21日,筆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生態基因組學中心與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吳孔明院士團隊、煙草研究所、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等多家單位聯合發布了高質量草地貪夜蛾基因組序列,首次從基因組層面揭示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群體的生物型遺傳背景和抗藥性特征,對草地貪夜蛾的科學防控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該成果在線發表在BioRxiv上。
研究團隊還進一步對我國16省(市、自治區)的份樣品進行了重測序,揭示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為一種以玉米型遺傳背景為主導的“雜交型”;抗性相關基因掃描檢測發現入侵中國群體對傳統有機磷類農藥、有機氯類農藥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具有較高的抗性基因變異頻率,而沒有檢測到對新型酰胺類農藥和Bt毒素抗性基因變異位點,預示對相關傳統農藥抗性風險很高。而生測結果也證實對有機磷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具有較高的抗性,而對新型酰胺類農藥和Bt毒素比較敏感。
研究表明,有機磷類農藥、有機氯類農藥和擬除蟲菊酯類等傳統農藥目前不宜用于入侵中國草地貪夜蛾的防治,而酰胺類農藥、Bt毒素和Bt作物可以有效防治草地貪夜蛾。
微言微語
草地貪夜蛾今年進入我國
抗性問題也許沒有那么嚴重
但是不代表不需要重視抗性問題!
上述的研究成果對于指導我國今后應該如何防治
做出了很好的建議
該怎么治小伙伴們
河北關停取締多家危化企業!
涉及哪些農藥化肥廠家?(附名單)
近日,河北省應急管理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通知稱河北省廳對全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分析,研究制定了推動危險化學品企業(指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化工企業)主動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工作,不斷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切實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的綜合治理措施。
在地理位置上環北京的河北,環境保護和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任務艱巨,因此,河北省出臺該通知,進一步推動省內危化品安全生產規范化。通知中提到,將對關停取締的家企業,開展拉網式排查,嚴查企業關停不到位、安全防范措施落實不到位、應急救援準備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四個一批”已關閉取締企業名單如下:
微言微語
環保風暴還在持續之中
河北此次關閉多家危化企業
力度不可謂是不大
企業未來想要生存下去
除了轉型升級
做好安全環保的“硬功夫”之外
別無他法
綠色植保創新新方向!
聽聽院士大咖怎么說
10月22日至23日,第二屆綠色植保技術創新國際高端論壇會議(TheSeco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GreenProtectionInnovation,2ndICGPPI)在貴州省貴陽市成功召開。應第二屆綠色植保技術創新國際論壇組織委員會邀請,來自農業農村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貴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國內植保領域相關職能部門及科研院校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第二屆綠色植保技術創新國際論壇以“綠色植保·前沿技術”為主題,80余場專題報告圍繞綠色植物保護技術創新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和新策略;綠色農藥的發現與分子靶標及其作用機理;植物免疫調節技術創新與應用;綠色農藥的研究、管理、應用現狀及發展方向;綠色植物保護技術體系建設與作物健康與生態安全的融合發展等專題展開,來自10個國家的余位專家學者到會交流。
在10月23日舉行的開幕式上,第二屆綠色植保技術創新國際論壇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為大會致開幕辭。他表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是全球農業發展的重點方向。隨著生產水平不斷提升、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對環境友好的植物保護技術越來越受到公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