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緊抓靠上服務,當好企業“服務員”
落實服務企業專員制度,深入開展“三包一聯”,實施產業鏈(群)包靠。推行制造業產業“鏈長制”服務,建立造紙包裝、新能源產業等11個產業臺賬,走訪聯系企業余次,解決用工、融資、政策兌現等問題余個;組織編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選編及辦理指南(一)》,印發余份,全部發放至企業手中;組織送政策上門服務活動,針對企業行業特點、發展水平,梳理適合政策,為企業提供“一站式”“針對性”服務,杜絕“大水漫灌”服務,推動企業盡最大可能享受政策。二、緊抓品牌創建,提升企業知名度
加強企業榮譽爭取,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經過昌樂縣全體工信人努力,目前,我縣有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產品)2家,省級單項冠軍企業6家;省級隱形冠軍企業6家,市級隱形冠軍企業1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1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67家;瞪羚企業2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3個,市級工業設計中心15個;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產品3套(件);工業設計大賽“省長杯”1件作品獲獎、“市長杯”5件作品獲獎:……這一系列榮譽的取得,推動了昌樂企業品牌叫響全國、全省、全市。三、緊抓“數智化”轉型,提升發展后勁
一是緊抓工業互聯網建設,打好數字化發展之基。為促進全縣工業互聯網發展,昌樂縣工信局積極協調通訊運營商加快5G基站建設,截至目前,昌樂縣完成5G需求站點處施工,開通5G基站個。同時,5G基站已逐步加快向各鎮(街、區)駐地覆蓋。二是緊抓“制造”向“智造”轉變,全面推動工業創新發展。大力推動工業智能化改造,全力推動開展“機器換人”,建設“無人車間”“無人工廠”“智能工廠”,推動企業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積極利用工業互聯網,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步伐,全面推進世紀陽光、盛泰藥業等傳統制造業企業智能化改造,重點推動設備智能化、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充分發揮陽光紙業、盛泰藥業、比德文集團等骨干企業智能制造帶頭作用,引領同行業其他企業加快智能化轉型。三是緊抓數字化引領,聚焦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超前謀劃,全面發展數字經濟。努力推動企業發展平臺經濟,以工業互聯網為基礎,鼓勵企業加快產業鏈平臺創建,充分調動上下游資源,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推動企業建立健全數字化管理體系,更新傳統靠人管理思維,全面擁抱數字管理,實現管理更加精準、更有效率。四、緊抓企業培訓,提升管理水平
積極與第三方培訓機構對接,制定年度企業家素質提升和企業培訓計劃,全面提升昌樂縣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今年以來,先后舉辦“企業數字化與自動化之路徑”、“雙循環下企業的機遇與挑戰”、“企業自組織經營模式”“工業互聯網與數智化轉型”,合計余名企業家、管理人員參訓。另外,圓滿籌辦了“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制造業單項冠軍現場會暨年第一期培訓班”,來自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等10多個省份的余名企業家、省市各級工信部門的同志參加會議,會議的成功舉辦向全國展現了昌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形象。接下來,昌樂縣工信局將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先行先試為契機,全力搞好企業服務,推動全縣制造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為全市爭創“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添磚加瓦、貢獻力量。昌樂縣工信局歡迎您不負韶華,我們都是追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