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資本下鄉,指的是城鎮工商企業向農業農村投資,帶動人力、財力、物力以及先進技術、理念、管理等進入農業農村,從而推動鄉村振興。引導和規范工商資本下鄉,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是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重要體現。
今年66歲的王思祥在昌樂縣營丘鎮的一個大櫻桃種植園項目上打工,去年1月份隨著項目開工,王思祥一家三口打工的地點從城里搬回了鄉村,如今已經在這里工作一年多了。
錢多事少離家近,這找工作的標準因工商資本下鄉而成了現實。曾經守著幾畝薄田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每畝年收入不足千元。如今土地流轉后,又成了職業農民。
像王思祥一樣,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不少干活的農民朋友,疏花的疏花,栽苗的栽苗,建設的建設,好一個熱火朝天忙碌的景象。
項目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工商資本的持續注入。在得知濰坊盛泰藥業有意投資一個多億打造高效農業時,營丘鎮政府表現了極大的誠意,通水通電通路,協調幾個村的土地流轉,為項目落地打通了環節。
興產業促就業,通過打造高質量的項目,家門口的就業率不斷提高。在高密一家種鴨養殖場,技術團隊根據種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特點和營養需求,不斷進行試驗分析,形成了種鴨7階段精準喂食法,探索出水禽旱化飼養模式,成為行業的先驅。如今,總投資3.3億元的養殖場日孵化能力20萬只,每年可帶動多戶農民開展肉鴨養殖,年增加農民收入超過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