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豐是豫北的一個小縣,其西北部、東部分別與河北、山東相鄰。清豐歷史悠久,其縣名來歷有著濃重的孝道文化色彩。近日,有著幾十年歷史的清豐農信社升級為農商銀行,也標志著孝道之鄉迎來了新機遇,清豐人民又向普惠金融邁出了重要一步。
清豐縣以孝子的名字為縣名,在全國近三千個縣中是唯一的。
據刻于年的張清豐祠碑碑文記載“張清豐,隋朝頓丘人,家庭貧寒,因孝敬父母而聞名鄉里,隋開皇年間(年-年),被舉為孝廉,為善事雙親屢召不仕。唐大歷七年(年),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因縣境內有張清豐門闕,表奏朝廷,析頓丘、昌樂四鄉置縣,以孝子張清豐之名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12月18日的清豐農商銀行揭牌儀式在清豐縣企業服務中心舉行,清豐縣委書記馮向軍,濮陽銀監分局局長孫潤華,濮陽市農信辦黨組書記、濮陽農商銀行董事長劉宏偉,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兵,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理宏,縣政協主席戚士杰,人民銀行濮陽市中心支行副行長許勝利,市政府金融辦副主任郭亭及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軍利等領導蒞臨出席。會議還邀請到各縣直單位、鄉鎮、縣轄金融機構主要負責同志,及臺前、范縣、南樂、濮陽縣4家兄弟行社代表,清豐農商銀行董事、監事、企業、員工代表,媒體記者等,共計余人參加。
金融是一個縣域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最近幾年清豐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家具產業、食品產業等等,這些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
其實早在50年代,人民銀行在農村的網點就改為了農村信用社。農村信用社的宗旨是“農民在資金上互幫互助”,即農民組成信用合作社,社員出錢組成資本金,社員用錢可以貸款。
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農信社的治理體系、風控水平已經不符合時代需要,很多滿足資產條件的農信社也改制成了農村商業銀行。
本次清豐農信社改制商業銀行成功,預示著清豐縣的縣域金融體系發生了重要變化,金融對實體產業的支持也會更加加強,從某種意義來講,這對老百姓絕對是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