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濰坊7月24日訊7月23日凌晨開始,臺風“安比”外圍影響我市,23日13時進入山東臨沭境內,全市普降暴雨大暴雨,內陸最大風力8級,海上最大風力9級,24日8時,臺風影響基本結束。“安比”給濰坊的農業帶來多大的影響?記者從濰坊市農業局了解到,“狂風暴雨”過后,玉米、棉花、大姜、黃煙、地瓜、芋頭、花生、谷物等經濟作物和部分果樹、大棚、苗圃受災,受災面積公頃。其中,65萬畝玉米遭受風災,12萬畝玉米遭受澇災,玉米受災面積達77萬畝。另外,全市有2.4萬畝蔬菜遭受風災,3萬畝蔬菜遭受澇災。
受“安比”影響,濰坊部分農田遭受風災。
災情發生后,濰坊各級黨委、政府立即行動,派出由民政、水利、農業、氣象等部門組成的工作組,深入災區核查評估災情,開展應急救災工作,組織指導受災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努力降低災害損失。7月24日,在昌樂縣喬官鎮,記者發現,受“安比”影響,當地也出現了大片玉米倒伏、部分農田被淹、種植大棚受損等災情。其中,該鎮唐家店子村唐秀紅家損失慘重。“昨天晚上刮大風,今天早上上來一看,大棚油紙被刮爛了。村里的老少爺們都自愿過來幫忙,不僅幫我訂了油紙,而且還在一大早就幫忙把油紙運過來,幫我換上了,真得好好謝謝他們了。”唐秀紅告訴記者,“大棚破損之后,得趕緊修。要不然地里進去雨水的話,農作物的長勢肯定受影響,要是那樣的話,損失可就大了。”記者了解到,災情發生后,當地政府積極組織生產自救,盡量把農戶的損失降到最低。喬官鎮喬官社區主任梁延安告訴記者:“臺風過后,我們立即組織人員奔赴第一現場查看災情,并到各村玉米地查看玉米的倒伏情況,積極引導群眾搞好生產自救,第一時間聯系保險公司到現場查看災情,減少農戶的損失。在災難面前,廣大群眾攜手自救、互幫互助的精神很是感人。大家伙齊心協力抗災害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去學習。”
唐秀紅的鄰居們都過來搭把手,主動幫她維修大棚。
無獨有偶。在紅河鎮,臺風“安比”帶來的極端天氣也讓部分電力設施受損。據統計,7條10KV線路跳閘,90多個村的多戶村民臨時斷電,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為了減少停電帶來的損失,電力工作人員也是頂著烈日,加班加點,用辛勤汗水來換取群眾生活的便利。一位電力維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到通知以后,我們立即組織了80余名搶修隊員進行線路的搶修。截至今天上午,已經恢復了5條線路。預計今天下午18:00之前能夠對全紅河鎮的用戶完成送電。”
烈日下的電力維修工人
據悉,為應對“安比”,濰坊市各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7月23日,濰坊市防指組織氣象、水文、海漁等部門召開防臺風應急響應會商會議,并于23日14時10分啟動防臺風四級應急響應。同時,根據降雨情況和洪水預報,先后向墻夼水庫、冶源水庫、淌水崖水庫、大關水庫、嵩山水庫下達泄洪指令,確保水庫在汛限水位以下運行。另外,濰坊市、縣兩級防指成員單位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防汛值班制度,有關人員保持24小時通信暢通,對各縣市區及防指成員單位值班情況進行了不定時抽查,保證汛情及防汛指令及時準確傳遞。與此同時,濰坊市充分發揮民生綜合保險災害救助作用,啟動重大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開通集中報案、快速理賠綠色通道,調度承保保險公司與政府部門同步進入災區現場,及時查勘、定損、理賠,對受災困難群眾高效救助。
閃電新聞記者李楊濰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