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為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效能,堅守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的市場定位,持續拓寬服務鄉村振興的深度、廣度,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昌樂農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各級黨委支持服務“鄉村振興”重大戰略部署,充分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作用,有效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和金融服務優勢,以“紅色聯盟”黨建共建為依托,以服務鄉村振興為紐帶,與轄內鎮街開展“紅色聯盟·金融賦能”黨建共建助推鄉村振興活動,聯合縣直相關部門,實行“網格化、清單式、責任制”工作機制,在全縣村居(社區)同步推廣“普惠e貸”,全面構建便捷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助力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魅力鄉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最艱巨緊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不管工業化、城鎮化進展到哪一步,“三農”的基礎地位都不會改變,都要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為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效能,持續拓寬服務鄉村振興的深度、廣度,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昌樂農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各級黨委支持服務“鄉村振興”重大戰略部署,充分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作用,有效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和金融服務優勢,以“紅色聯盟”黨建共建為依托,以服務鄉村振興為紐帶,與轄內鎮街開展“紅色聯盟·金融賦能”黨建共建助推鄉村振興活動,聯合縣直相關部門,實行“網格化、清單式、責任制”工作機制,在全縣村居(社區)同步推廣“普惠e貸”,全面構建便捷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助力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魅力鄉村。
↑圖為昌樂農商銀行工作人員開展移動服務入戶活動,為百姓辦理業務。
以黨建共建凝聚合力
把牢鄉村振興“主心骨”
昌樂農商銀行緊緊圍繞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提出“依托黨建共建,服務鄉村振興”這一總目標,根據《全省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指導意見》《全省農商銀行基層黨組織黨建共建指導意見》兩大綱領性文件,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鄉村振興戰略五大方面要求,探索推進“黨建共建+”普惠金融融合鄉村振興服務模式,不斷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
強化組織載體,擦亮“紅色聯盟”品牌。該行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抓牢黨建共建品牌建設,以“紅色聯盟”品牌為切入點,積極與當地組織部門溝通,對共建流程、內容、目標進行了規范細化,明確了共建雙方的地位與作用發揮,統一授予“黨建共建單位”牌匾,并提出“三到位三結合”目標,為黨建共建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有效發揮黨建共建質效,全力支持“紅色聯盟、金融賦能”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圖為昌樂農商銀行與當地街道簽訂“紅色聯盟·金融賦能”黨建共建戰略合作協議。
強化黨建引領,夯實共建基礎。該行堅持黨的領導,將黨的建設寫入公司章程,規范黨委議事規則,提升“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等工作質量,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綜合服務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真正實現業務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黨的組織、黨員隊伍和黨的活動就覆蓋到哪里,促進黨建共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推動黨建與業務同向發力、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增強共建的創新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為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創新共建模式,強化黨性錘煉。創新黨建統領,品牌聯享、公司聯營、發展聯片“一統三聯”發展模式,打造“黨支部+合作社”升級版,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為基礎,深化推廣“黨支部+合作社”模式,推動資源集約利用,凝聚推動鄉村振興強大合力,用2-3年時間在全縣建成10個“有動力、有活力、有生命力”的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為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探索昌樂路徑。該行與昌樂縣總工會開展了“紅色聯盟工銀筑夢”黨建共建,獲取勞模、工友創業園等信息96戶,發放貸款1.6億元,并授予昌樂農商銀行為“職工志愿者服務驛站”;參與快遞外賣物流行業黨委、電商行業黨委成立,在城區9家支行建立“紅韻小站”,為快遞、外賣小哥提供休息區,解決喝水難、歇腳難、如廁難等實際問題,踐行了社會責任,增強了社會形象。
↑圖為昌樂農商銀行與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開展黨建共建。
以普惠金融服務百姓
擔當鄉村振興“主力軍”
昌樂農商銀行積極發揮地方金融優勢,與轄區10個鎮街全面開展“紅色聯盟·金融賦能”黨建共建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合作,以縣委組織部為依托,融入鄉村振興“頭雁爭鋒”擂臺比武活動,為每個鎮街支持鄉村振興授信10億元,通過“六大賦能”,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整村授信”信用工程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主導和黨委、政府引導相結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思路,以“普惠金融全覆蓋”為目標,推廣“普惠e貸”,實現全縣居民普惠建檔覆蓋率%,符合條件的家庭普惠貸款授信服務覆蓋率%,逐步建立起與鄉村振興發展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服務和保障體系,配套推出“鄉村好青年貸”“強村貸”等系列產品,引導鄉村爭先創優、誠實守信,激活干事創業活力,全面達到文明信用村標準。
落實“選派金融顧問”制度,選派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熟悉農村情況的中層管理干部到所在的鎮(街區)掛職金融顧問積極參與鄉村社會事務管理,及時掌握更多項目信息和資源,提升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能力和精準度,推動村級經濟組織賬戶“銀農直聯“系統上線,實現農村集體資金全流程監管,提升資金運作效率。
全面落實“客戶經理駐點辦公”制度,建立“兩個固定”原則,即駐點時間固定、駐點地點固定,客戶經理依托“四張清單”與實地走訪建立客戶畫像,利用“無感授信、有感反饋”貫通線上授信渠道與線下實際用信需求,做到線上+線下“業務有機統一,實現了信貸業務“足不出戶”快速辦理,全方位滿足群眾各類金融需求。
↑圖為昌樂農商銀行開展客戶經理進社區駐點辦公。
拓展金融服務渠道,暢通支付結算,強化線上服務,激活農村市場,運用移動廳堂服務隊,深入社區、村莊進行現場辦公,提升農民群體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新“黨員先鋒貸”“社員創業貸”“農村產權抵押”“魯擔惠農貸”等產品,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辦好“金融大講堂”,開展“金融知識下鄉”活動,組建“紅馬甲”宣講隊,通過“農金夜校”等活動,推動金融知識進萬家,配套相關普惠金融貸款政策,推出“免簽便捷貸”“婦女創業貸”“首貸培植貸”“魯擔惠農貸”“退役軍人貸”“個人創業擔保貸”“按揭組合貸”“無還本續貸”等特色產品,為鄉村振興賦能。
搭建農戶信用數據平臺,以“樂融e貸2.0”快貸模式為切入點,在農村普及“信e貸”系列線上產品,提高農村線上辦貸水平,增強人民群眾對農商銀行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縣域經濟發展貢獻農商力量。
↑圖為昌樂農商銀行開展“農金夜校”進社區。
以創新措施做實配套
奏響鄉村振興“沖鋒號”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指導,全面推進整村授信、“四張清單”對接、“農金夜校”宣講,加大政府政策、金融產品宣傳力度,制定“紅色聯盟·金融賦能”助推鄉村振興十項舉措,設立普惠金融賦能鄉村振興專項激勵基金,按季給予獎勵,支持基層組織發展普惠金融,助力新型農業產業化和現代農業提檔升級,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緊扣主責主業。聚焦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為共建對象量身定制快捷、優質、高效的一攬子金融服務。與紅河鎮推行“強村貸”,運用村集體閑置場所,每個村支持50萬元,安裝光伏發電,為村集體創收,增強了村集體資金實力;加快村級土地流轉,整合集體土地畝,實現規模化糧食種植,增加村集體收入;與五圖街道店子村開展黨建共建,鼓勵群眾以土地、資產或者現金等方式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土地置換、股權贈與等方式,推動片區合作社聯合發展、集體經濟明顯增收、村民社民共同富裕。與寶都、寶城街道開展了“紅色聯盟金融賦能”黨建共建,以“社區金融服務專員”和“企業金融輔導專員”共建共管為延伸,在城市社區管理、優化營商環境、加大融資支持力度等方面創新一攬子綜合性金融服務,全面融入“黨建共建+”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深化“整村授信”“駐點辦公”“無感授信”,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1米”,扎實構建“一體兩員、三大網絡”營銷體系。現城區6家黨支部分別與22家社區黨支部開展共建,破解了城區金融服務的難題,溝通協調44個小區,5.2萬戶業主信息,有效推動零售業務發展和拉近服務城區居民距離。
↑圖為昌樂農商銀行成立“火山紅韻”黨員志愿服務隊。
緊扣公共職能。深入挖掘對方資源,認真分析所在區域市場結構、行業特點,結合“四張清單”獲取和對接工作,引導共建對象聚焦自身職能利用好手中公共職能資源,獲取更多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傾斜。先后推出了“稅融通”“勞模貸”“工友創業貸”“履約保證保險貸款”等10個貸款新產品。與縣金融監管局、縣稅務局聯合推出“稅融通”信貸產品,對全轄戶優質納稅企業進行了精準對接,新增貸款30戶,金額萬元。
緊扣區域鏈條。聚焦共建單位上下游客戶群體,拓寬共建信息。在濰坊市聯社協助下組建了畜牧業發展信息庫,根據統一授信方案和授信標準,合力對山東亞太中慧集團及其所在供應鏈、產業鏈上共計余名客戶提供信貸服務,授信總額達15億元。通過“政銀+”黨建共建,與縣畜牧業發展中心達成戰略合作,累計對接轄內優質養殖業合作戶余戶。以產業鏈為依托,借助核心企業平臺、渠道、信用、鏈條等方面優勢,搭建起養殖業“區域鏈條”金融服務體系,打通了畜牧業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行累計發放畜牧養殖業(包括上游飼料購銷以及下游畜產加工)貸款戶、金額2.8億元。與供電公司開展了“紅色聯盟銀電共創”黨建共建,實現了電費代收代繳業務,推動了光伏貸款營銷力度,提升了村集體盈利能力。
↑圖為昌樂農商銀行與當地企業簽訂“區域鏈條”金融服務戰略協議。
截至目前,昌樂農商銀行發放涉農貸款戶,億元,服務村莊個、城鎮社區42個、居民小區個、專業市場13個。通過“紅色聯盟·鄉村振興”黨建共建,昌樂農商銀行進一步推動了普惠金融惠民政策落地,全面構建便捷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開創了鄉村振興新局面。
百萬讀者都在看做新時代“價值銀行”!看這家農商行的十年“耕耘路”今年累放科創企業貸款近90億元!農商行這樣服務“專精特新”企業農商行如何打好這張“關鍵牌”?
來源/山東昌樂農商銀行
監制/蔡靚責編/馬悅制作/岳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