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的車間,綠意盎然的大棚,“揮汗”忙活的人們,這是3月3日,記者在濰坊青州市彌河鎮的山東金利特橋箱有限公司、昌樂縣五圖街道韓信社區蹲點采訪時的見聞。從大家專注工作的表情中,記者看到對戰勝疫情的滿滿信心,感受到生產生活加快走上正軌的熱度。
干部包靠企業,打通復產堵點
“先測個體溫,再登記一下。”3月3日中午,在位于青州市彌河鎮的山東金利特橋箱有限公司,生產副總郭海波將記者領進了廠區。
記者來到該企業時,正趕上員工午餐時間。為減少人群聚集,這家企業暫停食堂堂食,允許員工中午回家吃飯,或帶飯在車間就餐。到企業生產車間一轉,只見不少員工在各自工位上就餐!懊刻於紝囬g消毒,同時督促員工做好自身防護。”郭海波說。
按往年慣例,金利特橋箱要在正月初七(1月31日)恢復生產。但受疫情影響,復工時間只能推后。2月9日,金利特橋箱通過網上提出復工申請,彌河鎮次日就派出工作人員趕到企業核查復工事宜。
“我當天主要對企業的復工、防疫、人員等方案進行了現場核查。在企業整改合格后,當天就復工了。這些日子,幾乎每天都要來一趟,變檢查為服務,主動幫著企業解難題!卑拷鹄貥蛳涞膹浐渔偧o委書記李曉強告訴記者,在鎮上積極協調下,企業復工時就解決了防疫物資緊缺的問題。
伴隨企業復工,訂單逐漸增加,人手又出現不足。原來,這家企業員工多來自青州本地或周邊縣市區。受疫情防控影響,不少職工所在的社區采取封閉式管理,導致有的員工出不來或回不去。在當地政府協調下,金利特橋箱緊急為在青州市的員工開具了復工證明,讓企業員工能夠“出得了村,回得去家”。
隨著下游復工企業的增多,企業的訂單從最初的一天出廠不到臺增加到了如今的多臺!巴辏旰笫瞧髽I最忙的時間,日均出廠在臺左右。隨著訂單的增多,企業的生產節奏也在恢復!惫2ǜ嬖V記者,除人工問題,企業還面臨零部件短缺的問題。
復工之初,金利特橋箱的零部件庫存并不多,鑄造件尤為緊缺。由于為該企業配套的多為小微企業,年后也都處在停工狀態!盀椴蛔岃T造件等零部件‘堵路’,在鎮上的協調下,同處一鎮的一家配套企業復工,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郭海波告訴記者,隨著復工復產節奏的加快,上游20余家配套企業基本已經復工,能夠滿足企業日常生產需要。
“防控生產兩不誤,開春生活有奔頭!惫2ㄐχf。不僅僅是金利特橋箱,記者從青州市獲悉,隨著疫情形勢發展,該市堅持“兩手抓”,成立15個工作專班,全力搶進度、趕時間、補損失。在服務企業方面,制定實施企業復工生產18條,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分級分類推進復工復產。目前,全市家規模以上企業全部復工。
成立生產互助隊,不誤農時瓜苗旺
3月3日16時許,記者從青州市趕到昌樂縣五圖街道韓信社區。在通往韓信社區的一條南北路上,依然有村民志愿者在值守,在與社區聯系好并作了登記后,記者的車輛順利通過。
“除農業生產,咱村百姓很自覺,大街上也不聚堆。”見到韓信社區主任薛曉軍時,他正在與韓信村村民商量春耕的事宜。
韓信村有余畝地、多個大棚,以種植大棚西瓜、甜瓜為主。往年一進入正月,村民們就忙活起來了:移栽瓜苗、放風、澆地……
“瓜農移栽瓜苗一般需要從勞務市場雇個幫手,但當時正是疫情防控最緊的時候,不方便從外面雇人干活!毖攒娬f。于是,每個村組建了30人左右的生產互助隊,村民之間互相幫助忙生產。
在韓信村村西的一處大棚內,由于大棚內溫度高,彎著身子忙活的村民劉冬霞已是熱得一身大汗!懊畎雮小時了,要把這六壟瓜苗上方的薄膜一一收回原位!贝┲鴨我碌膭⒍几嬖V記者,每天早上8點,她與丈夫就分頭到自家的6個大棚里干活,早上要將覆蓋在瓜苗上方的兩層薄膜扯下來放風,下午則要一一再收回到原位。
放風的活,劉冬霞兩口子一天累點也能干完。不過,移栽瓜苗前,劉冬霞和丈夫卻犯了愁,6個大棚不是輕快活,需要蹲著栽苗,費時費力。“正在發愁時,村里的大喇叭吆喝要成立生產互助隊,俺對象也報了名。在俺家移栽苗之前,俺就在群里說正月初七要栽苗,隊員劉義昌就來幫了忙!眲⒍颊f,生產互助隊也讓各家省了一筆雇人的費用。
據了解,為不誤農時,昌樂縣積極統籌抓好農村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持續做強特色產業,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確保群眾穩定增收致富。
夕陽西下,溫暖如春的大棚內,西瓜苗已經冒出了淡黃色的小花。棚外,連片大棚在陽光下也格外“耀眼”。再過一周,這些大棚內的瓜苗將進入到授粉環節!把巯麻L勢不錯,希望有個好收成。到時,歡迎來吃瓜。”離開時,劉冬霞抹了抹臉上的汗珠對記者發出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