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明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營丘鎮人民政府山東濰坊
摘要:精準扶貧背景下,基層農技推廣存在的行政化痕跡突顯、專業人才缺失以及“互聯網+”適配性差等問題,總結了各地在基層農技推廣工作中的創新模式。對于傳統農技推廣服務站,通過信息化手段,延伸體系構架,將農技推廣服務深入到鄉村一級,實現縣域農技推廣服務的全覆蓋。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當扶貧工作下如何開展農技推廣工作。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精準扶貧;措施
中圖分類號:F.3文獻標識碼:A
1農技推廣的現狀
1.1農技推廣體系不夠健全
目前,縣、鄉兩級的農技人員是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力量來源,縣、鄉兩級也是主要的服務功能區。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農技推廣體系還是不夠健全:首先,鄉鎮機構的配備設置不全,甚至有些設置過時了;其次從事這項工作的農技人員很少,力不從心,從業人員并非是專業性的農業方面的人才,沒有專業的理論和實際經驗支撐,事倍功半;最后,目前很多鄉鎮機構工作分工不明確,農業機構人員身兼數職并非真正意義上從事農技推廣工作。長期如此,導致在農業生產中依然使用過時的農技,并沒有真正運用新的農業技術,研發成果沒有在農業生產得到有效利用。
1.2農技推廣條件不夠完善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進行緩慢,是因為推廣具備的條件不夠完善。首先農技推廣隊伍是整個農技推廣工作的核心,就目前情況來看,當下的農技推廣隊伍比較渙散,整體素質較低,推廣人員沒有專業的農技知識,老齡化比較嚴重,推廣的積極性不高。另外農技推廣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持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保障。但是,現在很多地區的農技設備得不到更新,現代化信息設備無法使用,大部分原因歸結于資金投入少,限制了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最后,由于歷史原因的導致新技術新設備不能及時推廣到農民手中,老百姓得不到真正的實惠,農民對新型農技漸漸產生懷疑的態度。這時如果再實施推廣工作就比較困難,最終導致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無法真正實現農業技術推廣的長期目標[1]。
1.3農民素質不高
農民是農技推廣的受益人,農民素質直接關系到農機推廣工作的效果,進而影響到我國新農村建設發展的步伐,而推進農業發展就離不開新農村建設。因此,農民素質直接影響著農業發展的真實水平。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很多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在農村留守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孩子,其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相對較弱,對現代化生產技術的掌握能力偏低,很難接受和掌握現代化設備的使用方法。因此,在農技推廣工作落實過程當中,很難將一些新的農業技術推廣到農民手中。
2當前扶貧工作下開展農技推廣工作措施
2.1建立健全農技推廣體系,全方位服務農民生產
在新形勢下,順利開展農技推廣的關鍵是建立健全農技推廣體系。在建立健全農技推廣體系時,首先,著重打造管理體系,完善整體的縣級體系機制,合理設置鄉鎮農業推廣機制,各級之間的推廣人員要各司其職,一起推進農技推廣工作。其次,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工作實驗環境、推廣工作人員的各項福利保障等來提高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然后,要注重與農民之間的有效溝通,增強推廣人員與農民之間的聯系,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導農民有效地使用新的農業技術。另外,資金支持、政府政策支持、現代化設備的及時更新,通過現代化技術為農民與農技推廣人員提供技術支持,有效開展工作[2]。
2.2加強政府與高校、科研機構的交流
技術的推廣,直屬的支撐必不可少,政府對于能夠發現更多技術知識的高校及科研機構需要加強交流,并且,要使高校與科研機構獲得的理論知識能夠應用到實踐中,積極糾正科研方向上的偏差,同時,對于相關研究的研究人員,要積極改革準入政策,并提高對科研人員的扶持,針對不同的貧困地區,不同的致貧原因,使科研機構及高校提供精準研究,提供針對性方法[3]。
2.3加強財政投入,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財政方面,貧困地區的財政扶持需求較大,政府應根據相關情況進行財政傾斜,而構成財政的來源可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構成,以中央為主,以地方為輔,而在資金流動過程中,必須嚴格把關,記錄監察好每一筆資金的流向和使用情況,,將資金主要投入于推廣部門人員的能力提升方面。并且,相關機構可以嘗試與社會資本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簽訂協議,以社會資本的扶持,加強公共服務質量的提升,在提升扶貧推廣成果的同時社會資本提高自身影響力,取得雙贏的成果。
2.4農技推廣部門應完善自身職能
在農技推廣中,農技推廣部門應該注重農業生產的質量和生產效率,科學合理利用新技術、新農業裝備,在實際農業生產中提高生產力,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逐漸向綜合性服務拓展。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農業技術推廣將會引入更多相關技術。因此,農技推廣人員必須不斷自我增值,學習更多互聯網知識,真正把農技推廣工作做好,為農民提供最新的農業信息,加快農業技術全面推廣。
2.5強化技術培訓,提高農民技術水平
農民是農技推廣的主要主體,但是農民普遍文化水平并不高,對新的農業技術的理解掌握能力不夠,并不能很好地利用新技術進行農業生產。推廣人員要通過一些有效的推廣方式,通過對農民進行培訓,舉辦培訓班,深入田間地頭親自指導如何使用新的農業技術,及時解決農民在使用新技術時遇到的問題。同時,可以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