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的時候,除了袁天罡的相術特別有名以外,還有一個人也是十分有名,那就是李淳風,兩個人實力也是不相上下。
一、李淳風幼年就喜愛道家學說
年,李淳風出生在岐州雍。他在小的時候,就特別的聰明好學,而且讀書眾多,因此對于天文學、歷學以及數學方面的知識,也是有所研究。
李淳風的父親叫李播,在隋朝的時候曾經擔任過一個縣衙的小官,后來選擇了棄官當道士。
李播也是很有成就,像方志圖十卷、《天文大象賦》都是其撰寫的。
那么,作為李播的兒子,李淳風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是更加博覽群書,在天文、地理和道家學說上面頗有研究。
年,年僅九歲的李淳風就去南坨山的靜云觀元道長的門下學習。
二、李淳風嶄露頭角,被唐太宗李世民賞識
年,唐太祖李淵建立起來唐王朝,而李世民也被也被封為秦王。
年,17歲的李淳風學成歸來回到了家鄉,在李世民的好朋友劉文靜的推薦下,李淳風開始擔任秦王府而記室參軍。
年,25歲的李淳風對之前傅仁均所寫的《戊寅元歷》提出來有18條的意見,一下子引起來很多人的重視。
當時已經是唐太宗的李世民,采納了其中的七條建議,于是任命李淳風為侍郎,到太史局擔任官職。
李淳風在太史局可謂是一方面顯示了才能,一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認真工作了40年。
三、李淳風一路上平步青云
李淳風在太史局不斷地學習和研究天文學和歷法,十分有心得。
沒過多久時間,就向唐太宗李世民表示,建議其應該改造新的渾天儀,唐太宗李世民大為支持。
年,新的渾天儀終于造成了,那就是著名的銅鑄渾天黃道儀。
這個新的渾天儀仍然是一個赤道式的裝置,不過它除了可以測量那些赤經之間的差距以外,還可以對于黃經差和月球的經度差,雖然說測出來的黃道度并不是那么的準確,但是還是可以解決一部分的問題。
對于李淳風這個成就,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李淳風擔任承務郎這個職位,并且還把渾天儀放在凝暉閣。
不僅如此,李淳風還又寫了《法象志》,在里面詳細地描寫了古代渾天儀的發展和特點,還有自己這個新的渾天儀和之前渾天儀的差別。
年,李淳風的官位也是達到了太常博士的職位,而且他還寫了《天文》、《律歷》、《五行》這三本書,同時還總結了那些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別的詳細。
年,李淳風又被任命為了太史令一職。
有一次,李淳風在編寫新歷的時候,發現了初一的時候,將要出現日蝕,認為這個特別不吉利。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后,表示,如果不出現日蝕問他怎么處置自己。
李淳風說,如果沒有出現日蝕,那么就甘愿受死。
結果,到了那一天,按照李淳風所說的時間,居然真的出現了日蝕,分毫不差,這讓唐太宗李世民更加信服李淳風的研究了。
四、李淳風勇于追求真理
玄奘去取經歸來以后,還引進了因明邏輯的新學說,而且這個時候,在佛門的那些著作當中,又寫了玄奘在取經的路上,斬妖除魔,為此宗教的地位,在唐王朝越來越高,受到大家的重視。
年,玄奘法師門下的棲玄法師把《因明入正理論》抄送給幼年的好朋友,并且還譏諷呂才。
呂才知道了以后,立馬閱讀了玄奘法師門下弟子對于因明的理解,并且還特意寫了一本《因明注解立破》并且附上圖解,沒想到這個舉動卻被那些僧人們引起了攻擊。
后來,柳宣和李淳風都同時擁護呂才,并且說明了雙方的對立面區別,各有意見。
最終,唐高宗李治帶著大家一起去慈恩寺,然后讓僧人和呂才進行對峙,雖然最后以呂才失敗而告終了,但是卻反應了李淳風等人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
五、成就不斷增加
年,李淳風又獲封了昌樂縣,最為著名的是他還注釋了《十部算經》,這個可謂是世界上最早的算學教材了,在中國、日本以及朝鮮都用了很多年,也成為了考核技術的一個重要的著作。
不僅如此,像著名的計算球體體積那個定律,就是依靠李淳風所注釋的《九章算術》。
年,李淳風又根據自己的觀察,認為《戊寅元歷》里面的很多知識都不太嚴謹,要求廢除,然后重新編寫一套新的律歷,得到了唐高宗李治的大力支持。
李淳風根據《皇極歷》,借鑒先進的方法去完成了新歷,并且還進行了很快的應用起來,所以又被稱作為《麟德歷》,還傳入了其他的國家。
不僅如此,李淳風還根據樹木被風吹的狀態,也是成功給風劃分出來了8個等級,寫了《乙巳占》,這本書可謂是世界氣象史上最早的一本專著了。
六、李淳風最終無疾而終
年,李淳風去世,唐高宗李治被追復李淳風擔任“太史令”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