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8月22日訊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從8月10日起,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我省,開展為期1個月左右的環境保護督察。督察期間,督察組陸續向我省交辦需要整改的問題。山東各級各部門全力支持、主動配合中央督察組工作,對問題不回避、不遮掩、不護短、不粉飾,并以此為契機,邊督察、邊受理、邊查處、邊整改,確保問題整改堅決、果敢、見效。
對非法排污企業限期整改依法問責
濰坊寒亭區的本信利印染有限公司前段時間因為非法排放污水,當地政府和執法部門對其采取斷水、斷電、停產措施,公安部門對公司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分別給予治安拘留15天,環保部門對企業罰款10萬元。這一次,這家企業再次成了舉報對象。在接到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交辦的信訪件后,濰坊市迅速安排相關單位到現場落實整改。
寒亭區寒亭街道黨工委書記葉增明介紹,“針對這個情況,現場我們也看到了,我們按照要求是10天時間完成,我們現在就是5天時間,5天之內確保完成整個企業的主體設備、產品、原材料全部拆除、清運,徹底關閉企業,給群眾一個滿意答復。”
當地政府和轄區環保部門立即部署,對企業部門污染嚴重的落后設備予以拆除。
濰坊本信利印染有限公司負責人梅林表示:“我認為環保對中國的將來來說肯定是個好事,而且目前來說進行整改也確實是個好事,我們紡織確實也是夕陽行業,面臨升級。”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到濰坊市督導解決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信訪問題時強調,中央環保督察體現的是黨中央部署要求,反映的是人民群眾意愿。要嚴格執行年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方案,明確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壓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位于壽光市的永康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大型企業,同時也是納稅大戶。據中央督察組轉辦信訪問題反映,該公司排放有異味氣體,存在大氣污染問題。由壽光市環保局、環境監測站以及轄區侯鎮黨委政府組成的調查小組立即來到廠區進行檢查。
壽光市環保局侯鎮環保所所長姜立杰告訴記者:“對企業的有可能產生異味散發的環節,進行了逐項排查、檢查,到目前為止呢,暫時還沒找到散發異味的節點,就是污染源。”
濰坊市環境監察支隊監察二科科長袁秋閣介紹:“如果發現確實有信訪人反映的問題,我們堅決責成當地政府以及環保部門,立即依法查處,依法整改,依法問責。”
無論對中央督察組轉辦問題,還是對群眾舉報問題,山東各地都迅速出擊、查實情況、明確責任、立行立改,切實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省委書記劉家義到德州市督導解決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信訪問題時強調,各級各部門不能把督察當做一個坎,不能有闖關思想,要發揮好環境保護倒逼作用,以抓環保的實際成效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寧津縣環保局開發區分局局長袁書用介紹:“年8月14日,接到中央環保督察組第三批環境信訪轉辦單,老百姓反映,山東寧津縣淮河路的瑞弘有限公司,一個是排放氨氣影響居民生活。”
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對有可能產生廢氣的車間進行了詳細的檢查。按照公司的說法,正常情況下不會產生有害廢氣的排放,但是環保局仍然要求對整個系統進行一次徹底檢查。
寧津縣環保局開發區分局局長袁書用介紹:“到你這個車間檢查的原因,就是看看是不是有跑廢氣的地方,你剛才說這個地方是密封式的,咱專家要求對這個地方,是不是(密封)進行檢測,是不是能產生廢氣,廢氣能不能從這個地方排放出去。”
查封車間、取締燃煤小鍋爐打好藍天保衛戰
截止到8月21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山東省轉辦信訪件,共十批累計達到件。記者梳理發現,關于大氣污染的問題最多,達到件,占全部問題的46.27%。山東處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有七個,大氣污染整治有著重要的意義。省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目標,“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氣頻發態勢,努力使藍天一年比一年多起來。”
山東省環境規劃研究院高級工作師彭延波說,“我們把大氣污染防治做為我們方案的第一任務來完成。去解決我們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問題,再進一步解決機動車污染防治,綜合污染防治,然后散亂污企業的治理,通過這些方式,去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
大氣污染,根源在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山東人口密度高,經濟總量大,經濟結構偏重。這一省情決定了山東必須自覺實行最嚴格的環境管理制度。各地堅決落實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邊督察、邊受理、邊查處、邊整改”要求,確保大氣問題整改堅決、果敢、見效。
東營市對環保督察組轉辦信訪件比較集中的廣饒縣進行了整改督導。群眾舉報一家企業在生產中,排放廢氣,影響居民正常生活。
東營市委書記申長友在督導現場說:“我一下來,還真有味,你別說沒味,你們要采取措施,特別是周邊的老百姓,你要把安全環保設施都要上。”
企業負責人當即表示,先停下產來,先把環保設施整理到位。
東營市明確標準要求,對轉辦信訪件必須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督辦、第一時間調查處理。
督察組向威海轉交投訴信訪件,反映乳山一家企業接到環保部門停產處罰后繼續生產,臭氣污染嚴重。威海相關部門立刻聯合執法整治,查封生產車間,拆除生產設施,并依法追究企業和相關責任人責任。
而在臨沂,市大氣辦對大氣污染治理不力的蘭山區汪溝鎮和羅莊區羅莊街道公開約談,要求2個鎮街出實招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臨沂市蘭山區白朱阜社區村民陳孝新說:“對治理確實下了功夫,中央也有督察組來了,還真是給咱老百姓實實在在地辦事,讓我們心里很踏實。”
處在京津冀大氣送風通道的山東7個城市一方面積極落實督察組轉辦問題,一方面大力推進柴油改電、煤改電,讓清潔能源逐漸替代傳統能源。
菏澤市定陶區馬集鎮,是當地遠近聞名的粉皮加工專業鎮。過去圖成本低,大伙兒普遍采用燃煤小鍋爐,廢氣直接排放。今年上半年,山東出臺了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方案,點多面廣的燃煤小鍋爐,被列入了重點整治對象,并劃定了明確的淘汰時間表。李魯帥的企業也在停產之列,當地環保部門多次上門,要求他取締半噸的小鍋爐。
道理都明白,但當時李魯帥還是想等等看。像李魯帥這樣,一邊賠本經營,一邊觀望等待的企業可不少。焦灼之際,部分企業撕毀封條,違法生產。
菏澤市環保局局長張善甲介紹,當夜就對違規撕毀封條的企業法人代表和有關責任人,共19名,依法實施了行政拘留。
重拳出擊之后,環保部門和鎮里趁熱打鐵,一家一家做工作。決心雖然下了,但改成天然氣鍋爐,不僅成本得漲,用起來還不太方便。面對這種情況,菏澤市加緊建設,把天然氣管網覆蓋到了11個縣市。
心里想通了,管道也鋪通了,李魯帥終于拆掉老鍋爐,花十萬元換上了天然氣鍋爐。而隨著目前菏澤近臺10蒸噸級以下小鍋爐全部清理取締,山東全省原計劃10月底前淘汰1.5萬臺燃煤小鍋爐的任務提前完成,直接減少煤炭消耗萬噸。同時,山東省還將通過淘汰落后煤電機組等多種舉措,計劃年內壓減煤炭消費量萬噸以上。
直面水污染問題發現一家、曝光一家、堅決予以取締
在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山東轉辦信訪件中,水污染問題有多達件,占問題總量近38.80%。山東屬于嚴重缺水的地區,因此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現有的水資源。在濰坊昌樂縣,環保和公安部門開展“零點”夜查,直面群眾舉報的水污染問題。
根據群眾舉報,環保部門對一家小電鍍廠進行聯合突擊檢查,發現這家企業利用暗管,偷排酸性廢水到附近的一處隱蔽土坑。查驗清楚后,檢查人員對該廠現場下達了整改通知書。
昌樂縣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副大隊長張強介紹:“加大對土小企業的排查力度,配合各鎮街,對發現的土小企業,發現一家、曝光一家、堅決予以取締。”
督察組轉辦煙臺的信訪件中,反映一家企業廠區內堆放大量污泥,雨后由景觀池排水口進入雨污管網,最終流入附近村莊及農田。煙臺市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召開現場辦公會部署整改。
翰林生物環保檢測中心主任牛玉寬表示:“事情發生后,我們公司對景觀水池的出口立即進行了封堵處理,景觀水池的廢水經過安裝了高壓水泵,抽至公司污水站處理,完全達標排放。”
目前,這家企業已完成污泥清運,并賠償被污染街道萬元,景觀池內廢水將于10天內全部處理完畢。事件相關負責人,也受到警告處分。
開展“過橋”行動助畜禽養殖戶關停搬遷
督察組轉辦信訪件中,有一類問題引起了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