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濰坊市特色小鎮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介紹了濰坊市特色小鎮的發展現狀,指出要按照融合發展的思路,以產業為主導,通過資源整合、功能疊加、政策紅利等措施,推進特色小鎮發展。
全域統籌推進特色小鎮可持續發展
全域規劃空間布局,立足縣市區資源稟賦,構建國家和省、市級特色小鎮層級體系。分析研究小鎮產業特色和發展前景,充分考慮小鎮區位和通聯條件,將27個特色小鎮布局在八個縣市和三個區,確保各地聚集資源,實現集中培育,市域、縣域內小鎮類型多樣化,避免同質化競爭;同時,注重小鎮在城鎮、近郊和農村等不同地區的布局,強化多功能復合,增強市場主體吸引力,持續穩定高強度投資,推進各類小鎮高效發展。
發揮規劃引導作用,縣市區編制小鎮概念規劃、精細規劃,與城市(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做好銜接,推進產業和設施等項目實施。市級層面編制市域發展規劃,研究確定市域特色小鎮發展定位、類型模式,分類構建小鎮健康評價體系,針對問題提出科學指引。
抓好政策制度設計,制定印發了《濰坊市新型城鎮化優化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濰政辦字〔〕57號),將特色小鎮創建列為重點工作,在市級層面壓實工作任務。對標學習浙江先進經驗,出臺了《濰坊市特色小鎮創建實施細則》,明確了市級特色小鎮創建目標、申報評定、創建標準、政策扶持及考核驗收等措施和程序,為各級培育創建特色小鎮提供了指導和遵循。
突出特色推進特色小鎮差異化發展
樹立特色為先發展導向,特色小鎮“特”在產業,“強”在產業集群發展,聚焦特色主導產業,優選重點培育的特色小鎮。總的要求是,符合當地的產業發展基礎,結合區域優勢產業的市場環境,實現轉型升級,如:諸城市昌城健康食品小鎮、壽光市臺頭防水智造小鎮;對創新性新經濟產業,能夠推動現有產業轉型發展,具備遠期發展潛力,如:坊子區鳳凰地理信息小鎮、寒亭區總部經濟創新小鎮;對于傳統產業,有轉型發展的需求,并更好彰顯地方文化特色,如:安丘市景芝芝香醉美小鎮、昌樂縣鄌郚吉他小鎮。優化小鎮產業布局,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打造“三生三美”融合發展新格局。
實施分類引導發展策略,依據主導產業門類,將全市特色小鎮劃分六大類型,包括:文化旅游類型、生態旅游類型、傳統產業提升類型、現代農業類型、新產業-信息創新類型、新產業-裝備制造類型,一鎮一業、一鎮一品,明確小鎮發展定位和路徑方向,以此為前提,對各類小鎮的功能配置、設施配套等,分類進行引導建設。
突出聚能強心發展實效,制定年度發展計劃,圍繞一個特色產業,持續抓好“雙招雙引”,積極引進投資和項目落地,推進小鎮差異化發展,小鎮特色更加鮮明。目前,昌樂縣新能源汽車小鎮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集群,寒亭區總部經濟創新小鎮入駐知名企業余家,上口窗簾窗飾、臺頭防水材料、鄌郚電聲樂器等產業品牌都在全國擁有較大知名度。
示范引領推進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
發揮政策合力作用,強抓機遇,發揮政策疊加優勢,引導和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年以來,積極爭取省級獎補資金萬元、建設用地指標畝,扶持10個國家和省級特色小鎮建設;年起,對10個列入創建名單的市級特色小鎮,市財政每年各獎補萬元。縣市區落實主體責任,坊子、臨朐、青州等縣市區專班推進,優先招企引資,優先落實建設用地,優先配建基礎服務設施,據統計,全市27個特色小鎮累計完成投資億元,步入快速健康發展時期。
增強內生發展動力,立足稟賦條件和發展前景,各小鎮加快推進資源聚集、要素集中、功能聚合,努力在率先發展上下功夫。壽光市羊口漁鹽特色鎮,依托鹽業資源優勢和海洋精細化工產業,形成了7大產業項目群,年公共預算收入超過16億元。安丘新安齊魯酒地小鎮,規劃了“文化創意、旅游體驗、教育培訓、運動休閑和健康養生”五大主題功能區,著力打造“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特色產業小鎮。臨朐縣九山薰衣草小鎮,研究培育出薰衣草新品種—中國藍,推廣種植畝,成功開發10多類衍生產品,年可產薰衣草精油50噸、純露噸,生產玩具、餅干等薰衣草系列制品萬件,年產值近5億元,培育出了“農業+旅游”“農業+康養”等多種業態,實現了三產深度融合,成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的亮點。
聚力打造示范典型,縣市區重點推進,力爭打造市域典型,在全市形成示范引領效應。年全省特色小鎮績效評價,壽光羊口鎮列全國特色小鎮第一(同時為新生小城市試點),全省個省級特色小鎮,我市有3個進入前15名,安丘市新安齊魯酒地小鎮、諸城市昌城健康食品小鎮、臨朐縣九山薰衣草小鎮分別排名第4、第10和第11。全市鄉村振興和“雙招雙引”重點項目觀摩點評,坊子區鳳凰地理信息小鎮、昌邑市梨花小鎮以及臨朐縣九山薰衣草小鎮、紅葉小鎮等作為發展典型,接受各級領導現場觀摩,展現特色小鎮建設發展成效。近期,由省住建廳編制出版的《山東特色小(城)鎮典型案例》,我市九山薰衣草小鎮等5個特色小(城)鎮入選,數量居全省第一位。
來源: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記者孫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