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名田禾,本名程光瑩,山東省單縣人,中學高級教師,單縣第二中學語文教師,單縣作家協會會員,單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
騎行記(十二)前方——家
文/田禾
筆者按: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騎行收益再豐厚,心總是系念著家的,心靈的歸宿也總是家。我們在外面“瘋”了十二天,還是渴望回到家。請看第十二篇日記。
年8月13日前方——家
昨天本可以住在曲阜的,為什么一門心思要趕往濟寧?
其實是我告訴了兒子:你叔就在濟寧。
我所說的我兒子的叔,就是我的堂弟,醫院做外科醫生。堂弟的老婆孩子也在濟寧上班、上學,家自然也就安在了濟寧任城。
既然我叔在濟寧,我們就一定要趕往濟寧,有我叔在也就找到了家的感覺,兒子說。其實,我何嘗沒有這層意思?堂弟就是家人。有了家人,就有了家人的噓寒問暖,就有了家人的關心呵護,自然也就找回了家的感覺。十一天里,離家的日子有精彩,但更多的是煎熬。所以靠近了家人也就靠近了家。
離開了曲阜我就給堂弟打電話,說大約晚上七點就可以到達任城。堂弟說,來家里吧,熱湯熱水,你們可以盡情享受家的味道。
怎奈接近了任城,雨反而又下了起來,而且越下越大。堂弟打來幾個電話,詢問我們的位置。“哥,你們在什么位置?”什么位置?誰知道。雨把我們都給淋迷糊了,哪還知道東西南北。“找找四周,看有沒有明顯的地標性建筑。”堂弟告訴我,“哥,你別急,慢慢找。”就這樣,通過電話,在堂弟的“指揮”下,我們忽而左忽而右地在雨中“摸索”著前進。找到堂弟時,他正撐著傘站在道旁、等在雨里。那時已是晚上八點半了。
堂弟見到披著雨衣、淋成落湯雞的我們,心疼地問:“衣服濕了吧,冷不冷?”
我見到打著傘也不免淋濕衣服的堂弟,說:“我們騎著車子,活動著,還好。你在這里等好長時間了吧,翹首以待,風裹著雨,衣服也濕了。冷的是你。”
堂弟說:“我身體胖,濕點兒衣服不算什么。倒是你們,又累又餓又冷的。準夠你們的嗆。別說了,先到賓館里沖個澡,換件衣服,然后帶你們填飽肚子。”
一抬頭,這才意識到我們是在一家賓館前。堂弟已經在這里為我們開好了房間。
我和兒子簡單地沖了個澡,換了件衣服,就跟堂弟吃飯去了。
大晚上的,更因為是雨天,不少餐館都已關了門。七拐八拐,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餐館。堂弟要了四個菜,四瓶啤酒,還有飲料。十一天里,我和兒子可從沒有吃過如此的美味佳肴,甩開腮幫子吃吧。兒子看看我,再看看堂弟,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說:“咋了,還扭捏起來了?這是你叔,不笑話你。”
“不笑話我?”
“不笑話你。”
“吃了?”
“盡管吃吧。”
你看我我看你。哈哈……我們三個開心地笑了起來。
兒子吃飯先要饃。端上饃,饃、菜、啤酒,兒子“輪番作業”,大口吃饃,大口吃菜,大口喝酒。我也沒有了平日的“斯文”,大口咀嚼,大口吞咽,大塊朵頤。
我們只顧自己吃了,把一旁的堂弟給忘了。
“叔,您咋不吃?”兒子的一句話提醒了我。我這才注意到堂弟并沒怎么吃,也不怎么喝。
“現在都什么時間了,我早吃過了。晚上這個(時間)點兒再吃,躺下來我光剩長膘了。”堂弟自嘲說。
我們就不再顧堂弟了。風卷殘云,一會兒的功夫,啤酒喝完了,菜也吃光了。
堂弟叫來老板,還想要些菜,被我們攔住了。已經酒足飯飽了。
我說:“天晚了,又熱,弟妹和侄女都在家,也不方便,我們就不去家里了。”
堂弟說:“那也好。明天我請你們到家里吃飯。你們也累了,就回賓館休息吧。飲料也沒喝,帶回賓館,夜里渴了喝。”
回到賓館,我們反倒睡不著了。你想,都吃撐了,能躺下就入睡嗎?這樣高檔的賓館,我們一路騎行哪里住過,就讓我們好好享受享受吧。兒子看看這里,摸摸那里,就連衛生間都“參觀”了兩趟。后來他將自己一次次地“摔”在床上,感受著身體被彈起的快意,并大呼:“舒服!舒服!”
折騰夠了,兒子提議:“爸,這十多天了,我們還沒好好洗過澡。這賓館這房間的條件,我們可不能錯過。剛才只是簡單沖了一下,咱得好好洗洗。”說來就來,我們美美地泡,痛痛快快地搓,酣暢淋漓地沖,隨心所欲地洗了個舒舒服服的澡。
吃的,住的,堂弟給了我們家的呵護,讓我們甜甜美美地泊進了家一樣的港灣。
這一覺那叫個香,我一直睡到早上七點才醒來,接著就去叫還在睡夢中的兒子。或許是攪擾了兒子夢里的好事,他老大不高興。我說:“咱吃點兒飯就直奔單縣了,你媽你姐還在家里等著呢。”
兒子聽了,一骨碌爬起來,說:“走。終于就要回家了。”可轉而又遲疑了一下,“可我叔那邊怎么說?”
“他們上班的上班,假期輔導的輔導,也就別再麻煩他們了。”我說。
我們出了賓館,在街上的早點攤兒吃了點兒東西,我給堂弟打了個電話,就上路了。從濟寧到單縣,路熟,也簡單,沿著國道一直走下去就是了。
中午,我們進了金鄉縣城。到了飯點兒了,兒子卻說沒胃口。我竭力主張吃些東西,還有幾十里的路要趕,必須補充體力。兒子挑來撿去,選了飯菜。可他吃了不到一半就不吃了。一路上,兒子從沒有這樣挑過食、嫌過飯,而且每次都把飯菜吃得干干凈凈。
怎么了,我說。
不好吃,沒我媽做的好吃,兒子說。
噢,原來兒子是想家了,想媽媽了。
下午不到五點,我們就到家了。妻子和女兒一直守在家里等我們。一見面,幾乎認不出我倆了——兩個人一個比一個黑,身上曬破的皮有的還沒有完全脫落。
“來,我看看。”妻子把兒子攬在懷里,轉而罵我,“你就是個瘋子,自己怎么作就怎么作去,干啥拉上兒子?”妻子拿眼睛直瞅我,其實是在“排查”我身上有沒有“缺損”,我明白她是心疼我。
一到家我和兒子就像泄了氣的皮球,全沒了精神,一會兒都睡著了。等女兒叫醒我們,已是晚上八點了。妻子炒好了菜,等在餐桌邊。
我和兒子你看我我看你,說,喝點兒?喝點兒。我們心領神會地笑了。陪老婆。陪老媽。陪女兒。陪姐姐。喝點兒!你們爺倆說相聲來,妻子說。啤酒早給你們準備好了,女兒說。一家人笑成一團。
這就是家。
(附騎行路線及大致花銷:
年8月2日,單縣→豐縣→沛縣吃飯20元沿省道→大屯鎮→十六K→攔湖壩→靠近歡城→微山縣城住宿30元,吃飯30元;
8月3日,微山縣城早飯10元→薛城走薛郯線S線→嶧城午飯15元→蘭陵、蒼山→長城→馬頭鎮→郯城晚飯25元、住宿30元;
8月4日,郯城早飯7元→沿北環路向東,然后向南再往東,走了幾個起伏的路段,進入江蘇東海地界,一路往東走→距東海23公里處往東北走,這一段正在修路,后來沿一條往東去的路一直走下去其間吃午飯29元→再走就到了路的盡頭,往南走了一段土路,再走一段水泥路,后就有了往東的路,再往南就進入了連云港新浦晚飯28元,住宿20元;
8月5日,新浦猴嘴早飯6元沿G到贛榆,在贛榆北吃午飯17元→日照晚飯30元,住宿30元;
8月6日,日照早飯8元→日照東面沿青島路向北→入國道午飯33元→進入濱海,洗海水澡游泳圈15元→進入黃島市區晚飯20元、住宿30元;
8月7日,黃島早飯14元→黃島輪渡18元面包4元→青島午飯30元→城陽晚飯30元、住宿30元;
8月8日,城陽早飯13元一直行在高速路上→高密北午飯27元、修車4元→濰坊省道晚飯30元、住宿30元;
8月9日,濰坊早飯6元→昌樂東午飯32元→國道→省道→臨朐晚飯34元、住宿30元;
8月10日,臨朐早飯10元→向南距九山16里處轉西→走鄉間小道→進入國道向西至沂源午飯21元、補胎3元→至萊蕪晚飯30元、住宿30元;
8月11日,萊蕪早飯6元→泰安午飯32元、住宿40元→爬泰山拐杖2元、門票元→晚飯27元;
8月12日,泰安早飯12元→曲阜境午飯30元→濟寧任城堂弟招待;
8月13日,濟寧早飯12元→金鄉縣城午飯20元→直奔單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