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藍寶石
出生在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方山一帶
你可以在這里挖到我
也可以在這里淘到我
但今天我要講的并不是我的出生
而是我出生之后的成長
你一定聽到過行業內的這句話:“三分料,七分工”,一顆完美的寶石非常難得,通常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小瑕疵,在這個時候設計加工就凸顯其重要性了,揚長避短或遮蔽、或改進、或修飾、或轉變讓最終的珠寶成品變得美好,而這也是我的成長必經之路。
成長之路
第一步開料
開料的目的是盡量減少內部的瑕疵以及在不浪費原料的基礎之上盡可能多切出一些可以做成成品的毛坯。
在開料的切割機旁邊往往會連接一根燈管,通過透色光的照射工匠們需了解寶石內部的情況,使形狀不適合直接進行沖坯圍形、內部有裂隙瑕疵、或者太暗需要切小或薄,以獲得一定明亮度的毛坯進行切割。
所使用的切割機一般都可以根據寶石的硬度和韌性去調節機器速度,這樣可以在加工效率和減輕對原料損耗之間做到最好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寶石原料都需要進行開料,很多原料只要干凈不偏暗,從出成率的角度考慮,一般都是盡量按照最保重的標準來加工。
第二步沖坯
沖坯是指把毛坯磨出外形的大概形狀,這個環節一般都是在砂輪上進行。
這是整個加工環節的關鍵!
由于我會有很強的藍—綠色的二色性,在這一環節中寶石工匠需要把二色性中顏色最為美麗的藍色部分并且還需考慮沒有色帶的那一面確定為臺面。
視頻1:昌樂藍寶石——沖坯
沖坯好的毛坯,已經有了大概的輪廓
第三步上桿
上桿是指利用粘膠把毛坯粘接到粘桿上,以便后續的加工操作。
市面上比較多的寶石粘膠有紅膠、白膠、綠膠等,通常根據石頭的導熱性來選膠,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酒精燈,用于預熱寶石和粘接寶石過程中粘膠溶度的調整。
頂平器,用于頂平和校正寶石和粘桿粘接位置。
粘桿,根據所選機器的不同進行選擇。
整個操作步驟,首先需要把膠弄碎,放于火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至熔融;再把粘桿的粘結端加熱,再加熱毛坯,受熱要均勻;最后用膠把粘桿和毛坯粘結在一起,趁膠未完全凝固時,糾正角度。對于初學者來說,為了能使毛坯的角度達到精確,可以借助頂平器。
粘膠后的寶石要等到自然冷卻后再加工,石頭和粘膠若溫度還較高時直接打磨很容易導致開裂或者脫落。
第四步圈形
圈形是指圈磨出寶石的腰部形狀和冠部、亭部的基本弧面。
市面上圈形機也有好多種,而昌樂藍寶石加工所使用的圈形機為手工圈形,幾乎全都是泰國進口,在中低速范圍中可手工任意調節速度。對于易爆易裂的石頭來說,用這種手工圈形機安全性也會提高一些,當然效率會低不少。
視頻2:昌樂藍寶石——圈形
第五步研磨、拋光
圍好形后,就到了寶石加工中耗時最長的研磨拋光環節。研磨拋光中使用的機器設備也分有好多種,而我們常會用到的是由木柄把手和木機臺大拋光盤組成的研磨機。
使用木手柄把手,寶石研磨的角度都得靠目測,磨完一個刻面,直接松螺絲把粘桿一扭,再擰緊螺絲,就可以進行下個角度的研磨了。
木機臺大拋光盤,整個磨盤從外到里,分別為粗磨、細磨、拋光三個部分,毛坯粘膠后可以在光盤上直接研磨和拋光,省掉了換盤的環節。
這種加工方式研磨出的寶石出成率很高,而且拋光效果也比較好,不過因為木手柄是沒有刻度的,寶石上的角度需由手工調節,所以打磨出來的寶石對稱性較其他設備要低,需要有經驗的寶石工匠進行加工。這種設備不僅在山東昌樂出現泰國也比較常見。
視頻3:昌樂藍寶石——切磨、拋光
針對于山東昌樂刻面藍寶石加工流程,與其傳統的寶石加工還有所不同,傳統的寶石加工流程:臺面的研磨與拋光——冠部主刻面的研磨——星刻面的研磨——上腰小面的研磨——冠部刻面的拋光(拋光順序:星刻面-主刻面-上腰面))——亭部主刻面的研磨——下腰小面的研磨——亭部的拋光(拋光順序:主刻面-下腰小面)。山東昌樂藍寶石在加工中研磨與拋光會同時進行,并且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對于先磨冠部還是先磨亭部實際上沒有強行的要求。
這樣我就變成了一顆光鮮艷麗的藍寶石成品啦。
除此之外,我還可能會被進行熱處理后再加工,這會使我看起來更加的美麗。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昌樂藍寶石市場的轉型,大量的昌樂藍寶會銷往泰國,在泰國進行熱處理和加工后再銷售,而一些不良商家會當作泰國藍寶賣回大陸市場,得請大家擦亮自己的眼睛喔!
作者介紹
黃牧霖
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現任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檢珠寶培訓中心講師。國家注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CGC),英國寶石協會和寶石檢測實驗室會員(FGA),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督導員,從事鉆石及彩色寶石、玉石的教學及研究工作。在鉆石的鑒定與質量評價、鉆石市場動向、鉆石收藏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見解。授課風格生動活潑,注重實踐,重視與學員互動交流。工作期間參與編寫《系統礦物學》。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