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講了山東一些地方改名的故事,不管成不成功,名字是真的改了。山東還有三個地方想改名,因種種原因,最終未獲批準,今天盤點一下,看看這些地方當年想改什么名,新舊名字哪個好。
東營原是惠民地區的村莊,建國后在東營村一帶發現勝利油田,東營村的命運從此改變。年,東營從惠民地區脫離,設立地級東營市,轄東營、牛莊、河口三區,及墾利、利津、廣饒三縣。
年,東營擬將牛莊、東營兩區合并,4月21日,東營上報將兩區合并后改名為廣利區。廣利是指廣利河,說起來算是東營的母親河。晚清時,*河奪大清河從利津入海,*河從此在現在的*河三角洲一帶入海,包括東營在內的三角洲地區經常積水為災。為了解決排水問題,年開挖了兩條河道,其中一條是從利津到廣饒,穿過現在的東營主城區,取兩縣首字命名,是為廣利溝。
東營廣利河此后,歷經疏浚、改道,最終廣利溝更名為廣利河,解決了東營水患的問題。東營又在廣利河口建立廣利港,現在已是*河三角洲重要的港口。但根據國函號文,改名廣利區未獲得批復,最終,牛莊、東營兩區合并為東營區。
昨天曾講過,山東有七個縣,借撤縣設市改名。山東還有個縣,也想借撤縣設市改名,卻未獲批準,這就是現在的萊西市。
萊西是萊陽西的意思,以前屬于萊陽。年,萊陽縣分成了萊東縣和萊西縣,這是萊西建縣之始。年,萊陽、萊西曾合并,但在年又分開,年,萊西縣改屬青島。
年11月23日,萊西請示撤縣設市,擬改萊西縣為水集市。水集當時是水集鎮,是萊西縣的治所。其實,水集這個名字在當時也不過三十多年歷史,水集以前叫水溝頭,自明代萬歷年間建村,逐漸發展成有名的水溝頭大集。年,新設萊西縣,治所就設在水溝頭。后來為了名字文雅些,借水溝頭大集,水溝頭改名為水集。
萊西根據民行批號文,改名未獲批準,撤縣設市后仍使用原名,是為萊西市。
最后一個地方跟濰坊有關,不過嚴格講,這不算是改名,而是新命名。說起奎文區,這是濰坊的核心區,但這個區直到年才成立,而且開始擬名是北海區。
年,濰坊擬將濰城區白浪河以東和寒亭區8個村析出,請示設立濰坊市北海區。為什么叫北海呢,想來這跟濰坊的歷史有關。從漢代到隋代這八百年時間里,現在濰坊一帶是北?、北海國,昌樂、壽光、濰城都做過北海的郡治,北海對于濰坊還是很有歷史意義的。但是根據國函45號文,請示名稱未獲批,最終設立濰坊市奎文區?氖歉鶕䴙H坊的明代建筑奎文門來命名的,而北海未獲批,可能跟廣西北海市重名有關。
濰坊奎文門總之,這三地改名未獲批,當然并沒影響三地的發展,如今東營區、奎文區分別是東營、濰坊的核心城區,而萊西發展勢頭很不錯,早已超過了老縣城萊陽。從這個角度講,名字只要符合規范和歷史就好,改不改名的其實并不重要。
注: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