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抗日神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武林高手殺*子的鏡頭,這些“身懷絕技”的高手們一人就可以輕松干掉十幾個或者二十多個*子。但神劇畢竟是神劇,在真實的抗日戰場上,武林高手殺*子的事跡鳳毛麟角。那么,這些高手們為什么不愿意上戰場殺*子呢?這位全國武術冠*的經歷說明了一切。
竇來庚是山東省臨朐人,出生于年,自幼習武,遍訪名師,是武當太乙門嫡傳大弟子,一身武功出神入化。那么竇來庚的武功究竟有多高呢?我們舉兩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年4月,竇來庚赴上海參加了全國武術運動會,獲大會最優等獎;年10月,竇來庚參加第一屆全國武術國考獲最優等(優等里邊的第一名)賽后,馮玉祥親自給竇來庚頒獎,并贈給他一面錦旗,親筆在上面題寫了“我武惟揚”四個大字。
兩次參賽,兩次都獲得全國第一名,竇來庚武功之高可見一斑。當時韓復榘正擔任山東省主席,他對竇來庚十分欣賞,就任命他為山東國術館副館長,雖然是副館長,但館長是由韓復榘自己兼任的,所以山東國術館的實際負責人就是竇來庚。在任副館長的5年間,受過竇來庚親傳的弟子多達上千名,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不少人都成了武林高手。
不久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竇來庚帶著國術館的學生們,參加了國民革命*第三集團*警衛大隊,竇來庚更是直接擔任韓復榘的警衛長,想跟著韓復榘一起參加抗戰大業,在戰場上殺*子,不料韓復榘的表現卻令他大失所望。年冬,日寇大舉進攻山東,擁兵十萬的韓復榘不戰而逃,拱手將山東讓給了日本人。竇來庚對韓復榘的行為非常憤怒,直接離開了韓復榘,回到老家拉起了一支抗日隊伍,取名為國民*義勇隊。
國民*義勇隊成立后,竇來庚的弟子們紛紛前來投奔,人數很快就達到了多人。竇來庚見時機成熟,決定收復臨朐縣城。由于手中槍支很少,不能硬拼,竇來庚決定對敵人進行夜襲。年4月12日夜晚,竇來庚親率百余名好手借著夜色的掩護登上了城墻,解決了哨兵后將日偽*包圍,論近戰,日偽*根本就不是這些武林高手的對手,不多時就有70多人喪命,剩余的敵人在*子中隊長渡邊一郎的帶領下倉皇逃竄,臨朐城又回到了人民手中,這是臨朐抗日史上的第一次勝利。
年秋,竇來庚領導的國民*義勇隊被改編為山東省保安第17旅,人數達到千多人,輾轉膠州各地開展對日寇的偷襲侵擾,一度被日*視為沂蒙地區的頭號大敵。為了徹底清除來自保安17旅的威脅,年8月29日,日*調集駐張店、淄博、益都、昌樂、壽光、廣饒和臨朐等10多個縣的日偽*共0多人,分三路迂回包圍十七旅。
如果按照抗日神劇的拍法,數千名武林高手,打0個小日本兒還不跟玩兒似的?但是,現實畢竟不是神劇,當時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跟日*硬碰硬,保安17旅根本沒有勝算,因此,很多部下都勸竇來庚暫避風頭,但是竇來庚說:“我們整天說打*子,現在*子送上門了,要是逃跑,如何面對山東父老?我們一定要打,不成功,便成仁!”最終竇來庚率部和日寇血戰了一天一夜,17旅傷亡殆盡,竇來庚也舉槍自盡,壯烈殉國,年僅42歲。由此可見,即使像竇來庚這樣的武林高手,在面對敵人的槍炮時依然難有大的作為,這也是抗戰時期鮮有武林高手上戰場殺*子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