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級城市的發展,比省會、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等具有先天政治優勢的城市要難得多,通過地級市的興衰,更能發現中國區域經濟格局的變化。
讓我們來看一下過去10年,中國地級城市50強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一、發展速度最快的10座城市
名義增速:遵義%、蕪湖%、漳州%、贛州%、宿遷%、九江%、淮安%、菏澤%、襄陽%、南通%
其中前8名城市都是新上榜城市,0年GDP都達到了年的三倍以上,實現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創造了增長神話。從地區看,江蘇(3座)、江西(2座)、貴州、安徽、福建、山東、湖北各1座。
二、發展速度較慢的城市
增長率低于%的城市共有23座:佛山、南陽、濰坊、保定、德州、煙臺、濟寧、滄州、中山、唐山、濱州、邯鄲、威海、聊城增速在50%以上,泰安、鄂爾多斯、淄博、東營、包頭低于50%,大慶、鞍山、吉林三座城市為負增長。
增速較慢城市主要集中在廣東、山東、河北、內蒙和東三省。
三、新上榜城市
漳州、淮安、蕪湖、遵義、贛州、菏澤、珠海、許昌、廊坊、連云港、周口、宿遷、九江,共13座城市,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江蘇(3座)、江西(2座)、河南(2座)、安徽、山東、河北、廣東、貴州(1座)。
四、落榜城市
江門、中山、湛江、德州、威海、東營、包頭、泰安、濱州、聊城、大慶、鞍山、吉林,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廣東(3座)、山東(6座)、東北(3座)、內蒙(1座)。
五、經濟格局變化
1、廣東不平衡加劇
-0年廣東GDP從4.54萬億增長到了11.07萬億,凈增長6.53萬億,但增長主要來自于深圳、廣州、東莞、佛山、珠海五座城市(共4.79萬億),占增量的73.3%,僅廣深二市凈增量就達到了3.26萬億,占增量的50%!近年來,廣深獨大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甚至連東莞、佛山、惠州等珠三角核心二線城市都出現了疲態,這并非好兆頭!
2、山東回歸真實
山東有6座城市退出50強,而新上榜僅1座,看似全面沒落,但我認為并非如此。以我個人的直觀感受和了解,年山東城市GDP都存在很大水分,是不真實的,以棗莊為例,一個典型的農業地級市,年沒有一家上市公司,GDP居然排名全國80名左右,比衡陽、柳州、綿陽等老工業城市還高,可能嗎?忽悠誰呢?現在山東城市的GDP還算是比較真實的!
3、江蘇崛起
江蘇崛起的非常迅猛,年蘇魯GDP不相上下,差距只有0億,落后廣東12%,而現在江蘇已領先山東40%,與廣東的差距縮小到7.8%。江蘇制造業比廣東更強大,短板就是互聯網和軟件信息技術與廣東差距較大,如果能把短板補齊,江蘇超越廣東并非不可能。從發展均衡性來說,江蘇秒殺廣東。
4、中部崛起
河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中部四省城市排名大幅上升,地級市50強中部城市名額從7個增長到12個,屬于崛起最迅速的地區之一。雖然目前排名主要在20名之后,但未來十年,中部城市可能對東部經濟強市發起挑戰。
六、部分低迷城市點評
1、佛山
十年增長91.41%,這對一座珠三角核心區的城市來說確實無法令人滿意,但這就是命!過去十年,中國發展最迅速的產業并非制造業,而是金融、互聯網、信息技術、游戲、影視文化等數字經濟,而深圳、廣州牢牢把持廣東這類資源,佛山無法與之競爭,沒落在所難免。佛山能做的,就是在高端制造業上尋求突破!
2、煙臺
煙臺是經濟大市,但并非經濟強市,煙臺的弱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產業結構比較低級,原料工業占比高,制造業占比低,產業科技含量較低;第二是煙臺市區規模太。ㄈf常住人口),人口中心化低,第三產業發展滯后,從市區大小來說,煙臺在三線城市中也不顯眼。做大做強市區是煙臺唯一出路,如果在年前中心城區人口無法達到萬(不含蓬萊這種遠市區),煙臺未來將無法在地級市10強立足。
3、唐山
在曹妃甸砸下數千億,得到了什么?
4、濰坊
京滬高鐵二線或許是濰坊命運的轉折點,但也需濰坊能把周邊縣市整合起來,把市區做大。昌樂縣、安丘市、壽光市、昌邑市撤縣設區要加速,內循環經濟時代,沒有強大的市區注定難有大作為。
5、濟寧
曾經濟寧是魯南最大城市,甚至和徐州不相上下,現在呢?濟寧市區發展太搖擺,一會向南,一會向北,一會向東,一會向西,兗州撤市設區這么多年了也不整合,至今沒能融不進市區。濟寧空有特大城市的框架,發展成現在這樣令人扼腕。
七、最具發展潛力的兩座城市
1、洛陽
區劃調整后,洛陽擁有了7個市轄區,規格之高,在三線城市中是絕無僅有的!從側面看,國家對洛陽的定位絕非一座普通的三線城市,而是比照計劃單列市的規格。當然,洛陽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也當得這種定位。洛陽未來要做的就是從單純的工業城市、旅游城市向都市型城市轉變,怎么變?建議參考青島的做法:大力吸引知名高校落地、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尤其是地鐵網絡,至少要四條線,達到公里;以省會為標準布局城市格局;積極培育高端產業,打造千億產業聚集帶;大力推進城市整體運營,實現從單純的觀光旅游,進化到城市體驗、文化感受和生活品味。
2、贛州
我看好贛州的理由有三:
第一,工業崛起。過去十年,贛州工業高速增長,大項目、大投資、大產業不斷,未來3-5年這些布局將開花結果期,GDP迎來收獲期,我預測5年贛州GDP將超達到億左右,躋身三線城市第一陣營。
第二,財力雄厚。年贛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突破7億,這是什么概念呢?0石家莊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億、徐州億、福州億、南昌億,即使新一線城市長沙也不過億。贛州城市財力之雄厚,與省會城市等量齊觀(這得益于贛州革命圣地的身份,每年財政轉移達數百億)。有如此財力加持,贛州城市建設自然如烈馬奔騰、日新月異!贛州正迅速從落后的小城市,蛻變成大城市,市區人口過去10年實現了翻倍,年有望達到萬左右(含南康)。
第三、交通崛起。贛深高鐵即將通車,贛州-長沙高鐵年底前開工,浙贛粵大運河穩步推進,中歐班列車次進入全國前列,未來贛州交通將實現水陸空全面崛起,成為華南地區三大綜合性交通樞紐之一!
贛州崛起之勢已成,晉升二線概率在三線城市中僅次于洛陽、濰坊等少數幾個城市。
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