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和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新數據,繼史上最熱6月之后,今年7月也成為史上最熱7月。
今年夏天,南方多地拉響高溫紅色預警,多個城市用電量達到歷史同期最高。
——吹空調,吃西瓜,餓了來份小龍蝦!
感謝為我們吹過氣,開過膛,斷過頭的“三寶”兄弟!這個夏天續了多少人的命!但——
我們靠著它們消夏,它們又是靠著什么度過這個夏天的呢?聽聽記者在今年“三寶”夏季總結碰頭會上發會的報道。
西瓜組
河北西瓜代表
大家好!我是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漫河鄉許家鋪村的大棚西瓜。這幾年,我們幫助許家鋪村年人均純收入從不足元增加到1.5萬元,成了當地有名的小康村,真希望可以一直為瓜農伯伯帶去笑容。
但是!我們西瓜,是“靠天吃飯”的作物,尤其是果實生長期對溫度要求比較苛刻,10℃~40℃最為適宜,如果長期低于15℃。就會變成空心瓜和畸形瓜。
而今年的氣溫又恰恰對我們很不友好。4月的氣溫像坐了“過山車”一樣:3日,阜城縣最低氣溫只有3℃;17日高達29℃——這是我們最害怕的事。4月正是早熟品種的生長期,一般來說它們市場競品少身價高,是對一年收成貢獻最大的品種,如果因為寒潮和高溫推遲了上市時間,瓜農伯伯一年的辛苦就可能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但是我們許家鋪村瓜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許慶文帶著社員們及時為我們保暖、通風、澆水,幫助我們平穩度過了生長期。我們知道,他們背后是縣氣象局的工作人員在默默關心愛護著我們,在他們多次精心服務下,我們才避免了推后上市的風險。
5月14日,村里最早成熟的西瓜兄弟上市了。當天身價是每斤1.3元!也就是說,今年的每畝純收入能達到1萬元。
又是一個豐收年!
西瓜組
山東西瓜代表
我來自“中國西瓜之鄉”——山東省昌樂縣,“早熟、皮薄、沙瓤、脆甜”的我們聞名國內外,年,我們昌樂西瓜以37.18億元位居全國西瓜品牌價值之首,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
豐收盛況離不開氣象部門的努力,為了在“點對點”直通式服務的基礎上提高精細化服務水平,山東省昌樂縣氣象局建造溫室大棚氣象綜合服務平臺,打造西瓜產業科研型氣象服務體系,為我們量身定制物聯網下的氣象“云”服務。
就拿昌樂縣庵上湖村瓜菜種植基地的西瓜兄弟來說,氣象部門為他們做了三件大事:
1.安裝物聯網環境氣象觀測站
實現棚內實景觀測,作物圖像資料遠程調用、全程存儲。
2.建立氣象服務交互會商系統
直接在棚內就能通過手機與氣象、農業等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視頻,面對面解決問題。
3.開展土壤水分控制試驗
研究不同土壤濕度對我們甜度和重量的影響,找出種植的最佳氣象指標。
因為預警及時,應對得當,上湖村的西瓜兄弟們成功避開了今年的低溫凍害和大風天氣。
“西瓜提前兩天上市,產量和口感都好于往年,以高于普通西瓜4倍的價格在市場上售賣。全國各地的經銷商提前預定,供不應求,多虧了氣象局與時俱進的氣象服務。”聽到種植我的瓜農這么開心,我們心里也甜甜的。
龍蝦組
江蘇龍蝦代表:
盱眙!盱眙龍蝦吃過沒?我不信你沒吃過,我們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小龍蝦年產業規模超億元,品牌價值達.9億元,帶動近10萬人發家致富。
雖然都叫我們“夏日三寶”,但夏天,是我們最討厭的季節!沒有之一!高溫、干旱、臺風、暴雨等氣象災害都會讓我們受到摧殘!
說到這不得不夸夸我們的氣象保障!
塘口處設有電子氣象預警顯示屏、水溫觀測儀等手機短信、“釘釘”群等準確、及時提供氣象預報預警信息農氣技術人員、氣象信息員等“龍蝦通”們還會奔走于田間塘口指導養殖戶。
三管齊下,都在為我們的現代化養殖保駕護航。
當收到氣象局發來的悶熱無風、雷雨天氣預報時,各村鎮龍蝦養殖帶頭人會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