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區教育局長突破項目
十佳案例展播
為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改革引領作用,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前期,市教育局在組織立項、過程調度、展示交流、專家評議等基礎上,確定了“年現代教育治理局長突破項目十佳案例”。
今天推出第四期,參與展示的是《高密市:全員參與共建共享以揭榜制持續激發教育活力》和《昌樂縣:用好“加減乘除”助推“雙減”落地》。
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吧!
高密市教育和體育局
全員參與共建共享
以揭榜制持續激發教育活力
一、預期目標
將教育重點課題公開張榜,引導學校自主揭榜,自下而上深化改革,著力突破一批重點難點問題,推動產生更多卓越校長、齊魯名校長,讓更多的學校成為品牌化學校,實現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目標。
二、主要舉措
(一)下好自主認領“先手棋”。將涉及教師、教學、管理、惠民、黨建5大教育改革攻堅課題面向全市學校張榜公布,學校根據自身辦學優勢,主動對標認領改革課題,自主組建攻堅項目團隊研究實施。
(二)全員參與選拔“優中選優”。堅持“全員參與”,所學校分五片區舉行分區選拔,評選出30所學校作為市級項目進入下一輪評選。建立市級項目分批“一月一展示”工作機制,評委進行現場打分,年底組織年終總評,根據分批成績和總評成績最終評選出第一實驗小學等10所年度十大揭榜制學校。
(三)為項目提速增質搭建“快車道”。建立“課題項目組—責任鎮(街區)—學校”三級常態化聯絡網,成立高效執行機制信息群和項目督導服務專員群,督促各學校成立“一把手”掛帥、分管干部牽頭、項目組具體負責的三級工作機制,確保責任層層分解、明確到人。
(四)以競爭為導向鼓勵“同臺攻擂”。允許未能入選市級項目的學校重新提煉完善,對承擔揭榜制項目學校發起攻擂。今年有東關小學等5所學校參與攻擂,3所學校攻擂成功入選年度優秀項目,形成競爭推進改革新局面。
三、標志性成果
(一)《中國教育報》3版頭條報道高密市“揭榜掛帥”激發教育創新活力的典型經驗。
(二)《山東教育報》1版報道高密市創新青年教師培養經驗做法。
(三)高密經濟開發區小學揭榜項目成果被央視以“學農活知農事”為題報道。
(四)高密市第四實驗小學在“雙減”改革中的圖片入選國家“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
(五)在濰坊市“教育政策研究、綜合改革和宣傳工作推進會議”上圍繞揭榜制作典型發言。
昌樂縣教育和體育局
用好“加減乘除”
助推“雙減”落地
一、預期目標
充分發揮學校育人主渠道作用,統籌校內校外教育資源,利用課內課后兩個時段,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實現“校內服務提質增效,校外培訓規范有序”。
二、主要措施
(一)課后服務上做“加”法。“一校一案”制定課后延時服務實施方案,打造以校內教師為主、校外人員為輔的師資隊伍,堅持以精品課程開發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和有需求的學生兩個全覆蓋。
(二)作業負擔上做“減”法。聚焦學生作業負擔,遵循“減總量、提質量、優設計”三大原則,在統籌作業總量、科學設計作業、分層布置作業、建立作業超市、有效評改反饋等方面下足功夫。
(三)質量提升上做“乘”法。一是實施綜合素養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二是開展聯合教研提升行動,逐步形成由點到面的全方位教研格局。三是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全方位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四)規范引導上做“除”法。一是搭建校外培訓機構綜合服務平臺,不斷提高培訓機構信息教育透明度和監管水平。二是以公開促監管,持續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三是扎實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嚴肅查處違規辦學行為。
三、取得的成效
(一)學生綜合素養全面提升。中考各項指標位居全市前列;高考各項指標實現重大突破,創歷史最好水平;有34名學生被海航院校錄取,招飛數量全省第一。
(二)扎實推進雙減落實成效顯著。有14所學校被評為省市溫馨校園,7所學校被評為市“雙減”科普行動試點單位。教育部、省教育廳先后對昌樂縣校外培訓治理工作進行推介,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經教育部推向全國。
(三)涌現一批雙減先進個人。昌樂縣3人榮獲“雙減”工作先進個人,并被省教育廳通報表揚。
供稿:高密市教體局、昌樂縣教體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