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崇實重干
勇闖新路,敢為人先
棚改進行時
5月9日上午,開發區組織拆遷干部一行36人先后到安丘市興安街道、高新區新城街道學習先進的棚改拆遷經驗和做法。
一行人實地查看了安丘市興安街道棚改及市政道路項目、高新區新城街道河北張莊社區棚改現場,現場聽取相關負責人介紹,詳細了解棚改運作模式和主要做法、程序。
1.首飾篇
實地考察
此次外出學習棚改經驗,看的是場面,問的是辦法,學的是干勁,議的是程序。帶著問題去學,帶著方法回來。
1.首飾篇
交流座談
通過現場聆聽、親身感受,增強了全體拆遷干部職工做好棚改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借鑒興安街道、新城街道棚戶區改造的成功經驗,結合自身實際,把所有的力量迅速投入到開發區棚改工作中,繼續發揚“敢于擔當、不畏艱辛、雷厲風行、甘于奉獻”的精神作風,咬定目標,扎實工作,以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做好拆遷工作。
拆遷隊總結外出學習經驗
此前,開發區提出從三個方面抓好棚改工作
一是把計劃定好
立足拆得凈、建得好、人滿意,嚴格落實開發區的整體規劃,對43平方公里土地實行有序開發、分類推進。粗線條地說,就是將方山路以西、寶昌路以東片區劃為生活居住區;將方山路以東片區劃為新裝備、新能源項目聚集區;將寶昌路以西片區劃為新材料、新裝備項目聚集區。與之相適應,我們也將村莊按無地村、企業包圍的村、群眾搬遷意愿強烈的村等予以分類,按照實事求是、務實不吹,拆就拆凈、不留蒂巴,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原則予以推進。今年,計劃啟動耿王、前石埠、玉皇廟3個村的拆遷改造,趟出路子、形成示范。年拆除四圖等10個村,年前拆除城建區內的31個村。同步按照就近、合理、方便和尊重群眾意愿的原則,規劃建設管莊、站北街、商務社區三大安置片區,配套建設公園、醫院,將東管、西管、黃埠、前石埠、后石埠、龍角、石家莊7個村規劃安置到管莊片區,將玉皇廟、東風、四圖、商家莊、東尖、西尖6個村規劃安置到站北街片區,將潘家辛、北三里、耿王3個村規劃安置到商務社區片區。這些設想和計劃,經前期走訪摸底,群眾贊同率達到99.6%。
二是將效益放大
把棚改的效益最大限度地放大,帶動開發區各項工作向好發展。主要是,將棚改與完善開發區的基礎設施結合起來,盡快拆掉耿王、前石埠、北三里等村莊,貫通科技街、營丘街、北三里街等主干道;將棚改與盤活房地產、繁榮商貿業結合起來,重點盤活坤泰江南城、億克拉、天興一品、昌樂國際商務區等閑置房地產,竭力盤活黃埠沿街房、玉皇廟沿街房、艷陽天住宅樓等閑置資產;將棚改與提升群眾居住條件、改變空心村面貌結合起來,徹底改變城建界內31個村的老舊面貌,讓老百姓擺脫泥腿子、干凈住樓房;將棚改與招商引資、新上項目結合起來,拆出村莊占地,綜合運用協商收回、流轉、協議置換、合作經營、自行開發等方式,全面盤活土地資源,騰出建設用地指標,拓展發展空間;將棚改與拉練隊伍、錘煉作風、培養民風村風結合起來,把棚改作為能否打硬仗、能否啃下硬骨頭的試金石,真正把作風建設的成效體現在棚改工作的推進落實上;將棚改與拆違控違結合起來,既拆舊建新,又把違法建設控住、防住、拆掉,還民眾一個公平的環境。
三是靠擔當辦實
前期,我們已順利完成23個村的股改任務,理順了產權關系,打好了棚改的基礎。同時,我們成立了拆遷安置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3個專職拆遷安置工作辦公室,多次外出學習經驗路子,下步將與社區工作人員一道,沉在第一線、撲在最前沿,精準摸透村情村況、土地資金、群眾需求。接下來,我們還將研究棚改建成區的各項管理機制,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用大社區運營的方式管村莊、管企業、管黨建,確保棚改安置后,不僅改善民眾居住條件、增加居民收入,還能增強公民的責任意識、綜合素質,同時配套搞好農民變工人、村民變市民后的一切服務,真正實現產城融合的實質性突破。
山東省昌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