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位于山東半島中部,為山東省地級市。濰坊是山東省面積和人口大市,土地面積及人口數量均僅次于臨沂市,居山東省第二位。濰坊不僅歷史悠久,還是山東建國初四大省轄市之一,有世界風箏之都的美譽,其所轄的8縣也均為歷史悠久的古縣。坐落在濰坊西部的青州就是其中之一。青州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濰坊西部,東臨昌樂縣,西靠淄博市的淄川、臨淄兩區,南接臨朐,北與東營市的饒接壤,東北與壽光市毗連,為古九州之一。青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資源積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
一提到青州一定會想到青州古城,年青州古城旅游區新晉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范圍約計10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三部分:古東陽城的北關古街區、宋城;古南陽城區域內的南陽河觀光帶、偶園歷史文化街區、南門街區以及東關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區。城內現存古街巷上百條,包括被評選為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的昭德古街,以及偶園街、衛街、東門大街、北門大街、參將府街等街巷,大部分街巷的名稱已經延續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這些街巷肌理清晰,空間布局完整,較為完好地保留了古城傳統風貌。其中,北門大街、偶園街、東門大街是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內涵最豐富的街巷,游客走在其中將領略到青州古城曾經的輝煌,感受到深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青州古城我去過多次,每一次去都會被青州古城的美所震撼,來濰坊一定要去一次青州古城,因為這里的美真的讓你流連忘返。青州古城景點眾多,每一處都有它獨特的韻味,小編選出了其中最著名的幾處旅游景點,下面跟隨小編的腳步去看一下啊吧!
昭德古街
青州昭德古街,位于山東省青州市,是全國首屆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因街內中段有昭德閣故名。古街由東門街、東關街、昭德街、北閣街、糧市街及其兩側的街巷組成,全長多米。它們相互貫通,形成了一組古建筑群。街的兩邊多為店鋪,青磚灰瓦,木插板門,隱約可見當年這里商賈云集,游人如織的繁華。
昭德街區以回族為主,自元初開始,青州形成穩定的回族聚居區。至今,這里的回族居民仍保留著自己固有的民族文化傳統和飲食習慣。昭德街區不但完整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古民居,而且是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
在這個街區歷史上曾誕生或居住過許多光照千秋、彪炳史冊的歷史人物。最為著名的莫過于四位狀元—北宋三元狀元王曾、明代狀元趙秉忠、清代狀元著名外交家洪鈞、武狀元丁殿祥。如今的昭德古街風光依舊,有機會到古街走一走,感受一下那里獨特的美。
偶園
偶園位于青州古城偶園街中段東側,原稱馮家花園,距今已有多年的歷史。
偶園原先為衡王府東花園,因此布局和規模都跟皇宮內的御花園相仿,尤其是園內的假山,構思巧妙、手法高超。
園內四株明朝的桂花,三株明代迎春花,四百年來花香依舊;園內“福、壽、康、寧”四大奇石,彌足珍貴,當時就有“一兩石頭一兩銀”之說,更有園內假山堆砌,精巧別致,小橋流水,古柏參天。
北門大街
北門大街是古南陽城重要的南北縱向街道之一,已有1年的歷史,因北接城北門而得名。這條街道見證了南陽城的興衰。腳下的青石路面,足以說明這條街道的歲月滄桑,也體現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北門大街全長多米,五道條石鋪就,南高北低。
南端與原縣前街形成十字路口,俗稱縣十字口,南接偶園街。街兩側府第、衙署遺址眾多,店鋪云集。有明代謹身殿大學士劉珝昭賢祠、清代左都御史房可壯家祠等。
東門大街
東門大街是青州古城的主要街道,始建于北魏初期。為南陽城內最主要的東西大街,也是當時重要的商業街。這條街道,東段是傳統意義上的東門大街,而西段原稱衛街,現在統稱東門大街,東起東門,西至衛街西口,全長多米。
當時,街內衙署、寺廟、名人府邸、老字號,林林總總,從經濟到軍事到書院,在這里都有豐厚的遺存。沿街店鋪密布,有隆盛糕點、順和筆莊、仁和堂藥鋪、義翰齋、泰盛和、天增益帽店等老字號。
大街兩側有前局、后司、南營街、北營街、衛里巷、樓里巷、馮宅巷等街巷和凝翠樓、東岳廟、馮府等著名建筑。解放后陸續改為居住和商業。
宋城
宋城是青州市打造古城風貌的第一個城建項目,其總體范圍西起冠街,東至云門山路,南從范公亭路向北至鎮武廟街和王府街,總面積約畝。
宋城以萬年橋為中心,將按照《清明上河圖》中的內容和建筑風格,在南陽河上一公里余長的宋城范圍內,恢復歷史上的虹橋、表海亭、歸來堂、商業店鋪、風俗表演等場所,充分展示宋朝輝煌的文化和民風習俗,將其打造成為青州歷史文化的一個新亮點。
行走在青州宋城非物質文化展演一條街上,數十項令人目不暇接的非遺表現每天分三個時段滾動上演,讓到這里來的游客大開眼界。伴著南陽河兩岸一排排送元代到明清時期的復古建筑,一時間人們似乎穿越千年,再也感受不到時間的流動,整條大街也似乎變成了另外一番時空。
青州古城景點眾多,在這里就不一一為大家介紹了。有機會一定要來青州古城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這里獨特的歷史文化氣息,大美青州歡迎你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