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膚病醫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孩子上小班的時候,我就想選公辦園。但當時幾所公辦園離家都比較遠,學位也很緊張,所以只好把孩子送入了附近的民辦園。”在建成投用不久的昌樂縣永康路幼兒園門口,中班幼兒的家長王女士說,“永康路幼兒園和我居住的小區僅隔著一條馬路,每年還能節省元的費用,簡直太方便了!”像王女士一樣,去年以來,昌樂縣不少市民發現,城區公辦幼兒園日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學齡前兒童在家附近就能享受到普惠優質的學前教育。城鄉一體,持續增加優質資源供給走進紅河鎮平原幼兒園,只見教學樓內空調、電視機等現代化設備一應俱全,溫馨的床鋪、整潔的廚房滿足了幼兒的午休和就餐需求,室內塑膠地面和室外草坪上,幼兒們歡笑、嬉戲,盡享童年的快樂。像平原幼兒園這樣按照省級示范園標準新建和配備的農村公辦園,在該縣還有19家,覆蓋了所有鄉鎮社區。“年以來,我縣聚焦鄉村振興,著力提升農村辦園水平,建成投用了20所農村公辦園。”昌樂縣教體局黨組副書記郭新光說,“改變了偏遠農村地區無高標準公辦園的歷史。”昌樂縣積極應對城鎮化進程加快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帶來的人口變化,在城鎮居住區共規劃配建幼兒園24所,已建成3所。該縣還累計投資3億元,建成投用12所公辦園,新增學位多個。該縣特殊教育學校內建成特教幼兒園,實現了全縣特教園“零”的突破。“目前,我縣農村公辦公益普惠幼兒學位達95%,城區公辦幼兒學位實現翻番。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9.3%。‘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在我縣已基本得到了解決。”郭新光表示。創新機制,推動師資隊伍內涵發展“……通過這個故事,小朋友們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呢?”在新投入使用的新昌幼兒園里,剛大學畢業不久的教師姜宇彤正認真講述《小紅帽的故事》。為落實“招得來、留得住、教得好”的政策,昌樂縣一方面創新教師引進培育機制,將幼師招聘列入招考計劃,每年按不低于招錄教師總數15%的比例招聘幼師;每年寒暑假都組織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進行專題培訓,常態化開展“幼兒教師技能大賽”“園長論壇”“專家帶教”等活動。近年來,共招考在編幼師46名,中小學轉崗教師名。另一方面,昌樂縣創新教師關愛機制,大力實施農村青年教師安居工程。還在全市率先打破幼兒園與小學統一競聘的現狀,實現了中高級職稱幼師單列指標,為幼師職稱評聘開辟了“綠色通道”。據該縣教體局副局長秦君臨介紹,自年實施這一政策以來,已有6人晉升高級職稱,41人晉升中級職稱。幼師的職業歸屬感進一步增強,工作積極性全面提高。科學引領,實現學前教育規范管理日前,在西湖幼兒園活動室內,來自第四共同體的各位園長和骨干教師就音樂欣賞教學展開了思維的碰撞和經驗的共享,現場氣氛熱烈。該縣教體局局長任瑞成說:“要實現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就是抱團發展、協同發展和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基于此,該縣在實現無證園全面清零的基礎上,創新成立了5個學前教育發展合作共同體。同時,實行鎮(街、區)和社區園學區制管理、城區園集團化管理,區域內幼兒園的業務活動、經費使用、教師調配、工資發放、考核評估做到“五統一”。全縣堅持“一園一特色”開展實踐活動,并以“一日活動規范”為基準,把幼兒一日生活分為生活、教學、區域、戶外四大版塊,制定幼兒園一日活動基本規范和一日活動工作細則,將環節管理流程化、科學保教規范化。(通訊員鄭鑫郝同軍徐峰香)
昌樂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山東教育新
發布時間:2024/5/22 16: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