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国产精品免费大片,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廣州都市報

您現在的位置: 長樂鮮 > 昌樂縣醫院 > 企業老總實名舉報近50億GDP造假,雷丁

企業老總實名舉報近50億GDP造假,雷丁

發布時間:2024/7/31 14:34:53
中科白癜風微博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

揚州絕色佳人剛帶走一個副市長,山東汽車老總就開始實名舉報縣委書記。

綜合各大媒體消息,14日,電動汽車品牌雷丁汽車集團發布一封實名舉報信,其創始人李國欣實名舉報山東濰坊市昌樂縣現任縣委書記王驍。

李國欣稱其為了彰顯地方政績,為仕途計,逼迫雷丁汽車在年虛報企業工業產值及銷售產值46.83億元。

李國欣稱,自年3月起,王驍就逼迫雷丁汽車等當地許多大企業,虛報企業產值和銷售產值,累計數額高達數百億。

他自己作為企業創始人,既擔心得罪王驍,又擔心被列為“統計失信企業”后,影響企業征信。

權衡利弊后,萬般無奈,只能按照要求上報數據。

當地的納稅大戶舉報當地的一把手,這種稀奇事很快引起了熱議。

如果舉報屬實的話,這應該是一波互惠互利的交易。

雷丁虛報體量,讓王驍臉上有光,從而獲得仕途進步。

另一方面,王驍也可以動用手里的資源,讓銀行、投資公司給雷丁輸血。

但這筆交易卻在執行上出了問題。

年11月21日,雷丁宣布完成濰坊市濰城西部投資發展集團領投的32億元A輪融資,但這筆“救命錢”至今并未到賬。

李國欣在舉報信中稱,昌樂縣政府一直不愿為雷丁提供抵押物續貸支持,極大地影響了投資機構的信心,所以截止到1月14日,融資的資金并沒有按照約定如期到位。

快過年了,我估計是李老板被各方面催債,但企業已經被掏空。

書記的承諾卻遲遲沒有兌現。

眼看企業債務纏身,瀕臨破產,不如殊死一搏。

我想當初李老板肯定沒少在王書記身上花心思、花本錢。

如果不是被逼到懸崖邊上,誰敢得罪當地一把手?

但如果客觀地看待此事,我們也不能說,李老板就是“白蓮花”。

一個縣委書記,能把一家年產值幾十個億的企業玩死嗎?

從常識看,這不太可能。

雷丁即便虛構產值,對自己的經營生產也不會有多大負面影響。

畢竟真假兩本賬,李老板自己還是分得清的。

在我看來,雷丁的失敗,主要還是李老板自己玩砸了。

在汽車領域,我想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雷丁,倒是聽過法國雷諾。

公開資料顯示,年至年,雷丁電動車連續三年蟬聯低速電動車銷量冠軍。

什么叫低速電動車?

說白了,就是上牌不那么嚴格的“老頭樂”。

這種車很多小縣城、村鎮都有,因為上牌不那么嚴格,能遮風擋雨,為很多失業人員提供了靈活就業、廉價出行的可能性。

當然了,也沒有人會記住它是什么牌子。

但這也是一個龐大的市場,稍微包裝一下說法,就是李老板口中的“雷丁汽車是中國低速電動汽車行業的龍頭企業”。

雷丁汽車確實是“老頭樂”的龍頭,在-年期間,銷量分別為15萬、21萬和28.7萬,占據中國老頭樂市場份額的30%,年銷售額過億。

但是,“老頭樂”的存在作為一個擦邊球類的產品,也存在著很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和法律隱患。

國家既要嚴格執法,控制隱患,又不能一刀切。

怎么辦?

年底,國家發布公告,禁止新增低速電動汽車產能。

這對于雷丁來說,當然是晴天霹靂。

李老板也認識到,要想繼續賺錢,必須得往正規方向走了——加入新能源汽車賽道。

不過,這條賽道是非常殘酷的,連華為、小米這種科技廠商都在搶這口肥肉,雷丁又該如何作為?

李老板的想法是——走捷徑。

為了解決生產資質的問題,雷丁汽車在年,花了近20個億并購了“陜西秦星”和“四川野馬”,拿下資質牌照。

然后就迅速推出了老頭樂的升級版——雷丁i3、i5、i9。

這三款車大概就和五菱宏光mini差不多,但銷量卻差了五菱宏光mini一大截——只賣了多輛。

五菱宏光mini又是大牌(相對而言),又賣得便宜。

其后,奇瑞、長安、吉利等傳統汽車豪門也紛紛入局微型電動車市場。

雷丁在這些“列強”面前,毫無競爭力。

前期的本錢都投進去了,錢沒賺到。

雷丁面臨著恒大許老板一樣的問題:想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但結果是資金鏈斷裂,工廠停產。

年12月,雷丁出現了拖延經銷商貨款的情況。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信息顯示,因買賣合同糾紛敗訴,雷丁汽車已被多次裁定凍結資金,被多個法院共計8次列為被執行人。

也就是說,李老板成老賴了。

從億萬富豪,到過年被人追債的老賴,李老板的心情自然是很失落。

思來想去,怒火中燒,就舉報起了王驍書記卡續貸、卡融資。

但王書記的問題,其實不是阻礙融資,而是在于虛增GDP,虛增政績。

李老板投資失誤、經營失誤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問題。

給不給融資,當地國資說了算,國資覺得你沒前途,當然可以不投。

畢竟隔壁青島國資投資“每日優鮮”血本無歸的案例,就在眼前。

市場經濟,本身就是優勝劣汰,如果每個老板都能一直賺錢,那這個世上就沒有窮人了。

而且隨著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規范整治,未來,會還有更多的不入流企業被淘汰。

當然了,我們也要肯定李老板在反腐工作上的貢獻。

對企業吃拿卡要,虛報GDP,浪費大量納稅人的錢去搞面子工程……

這樣的情況,又何止山東濰坊?



轉載請注明:http://www.lxswo.cn/clxyy/20129.html

網站簡介 | 發布優勢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 | 廣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當前時間: 冀ICP備19036783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