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昌樂縣一家老頭樂電動車企業老板,這個年過不下去了。
企業效益連年下降,一臺2.98萬塊錢的電動車賣不動了,年賣了3.04萬輛,年只賣了1.79萬輛,銷售下滑40%。
在年5月就停止交付了,雷丁汽車拖欠各地經銷商欠款有上百萬有幾十萬的,各地經銷商都來要錢。
小年這一天,經過半年多煎熬,屢次跟縣委書記交流未果,不見云開霧散,天天如履薄冰面臨破產清算的李國欣決定實名舉報該縣縣委書記。
觸目驚心,他舉報該縣縣委書記讓他虛報了企業工業生產收入46.83億,實際只有20億。
這就難怪山東各地方無論企業還是個體再到個人都覺得太難了,尤其年山東多地面臨疫情封控影響,可是山東前三季度的生產總值GDP顯示無一地下降,都是增長的,唯有威海增長1個多點,其他地區都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整個山東省平均增長6.57%,透著陣陣暖意。
現在山東省已經成立省市聯合調查組去昌樂調查了。
如果有請把GDP的水分擠出來,能把雷丁汽車的困境解決。
可是這里有個疑問,各地生產總值GDP竟然是企業自己報的,難道我們看到的統計局的數據都是企業自主發揮的嗎?
稅務部門的金稅四期不是可以讓人無處遁形嗎?這個能力為什么不在統計國民生產總值時發揮作用?
話說回來,李國欣曝光了他和王書記的聊天記錄,他苦苦哀求,王書記的回話看起來非常無情,但是卻字字在理:我既沒有安排貸款,也沒有安排抽抵,您和相關部門銜接好吧,祝福,大家都不容易。
一句我沒有安排貸款,潛臺詞是誰安排的你找誰,那么是誰安排的呢?
雷丁汽車的李國欣自己說是在年7月政府的擔保貸款13億使得他的企業能夠收購野馬成功,那么年7月誰是昌樂縣委書記?
年3月劉裕斌擔任昌樂縣委書記,上任之后劉書記多次在電視講話里說要趕超發展,把昌樂建成汽車城。
可是在昌樂不到兩年的時間,年1月劉裕斌被調去濱州擔任副市長,不到兩年,年年底劉裕斌又去了威海擔任組織部部長和統戰部部長。
貸款時是上任縣委書記的上任批的,王書記肯定覺得跟自己沒關系,誰家的孩子誰抱,王書記也說了你現在的困境也不是我造成的,我也沒安排抽抵。
但是李國欣如果去找劉裕斌,劉也會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去找相關部門銜接。
李國欣一定找了銀行幾百遍了,實在沒辦法才一次次找王書記,王書記也說了很實在的話,十幾個字雖然短但是很現實,他還進一步說我也不容易。
誰容易呢?
劉裕斌年出生,年上任縣委書記,當上一把手,他一定想大干一場,經過調研他把重點放在了汽車產業,于是大力扶持了雷丁汽車,使用政府擔保給了雷丁汽車一次質的飛躍。他要趕超發展。
李國欣在新能源汽車行業躬耕了20年,他也想有質的飛躍,自己企業做大做強,發家致富成為成功的企業家,政府的擔保自然笑納,不管自己有無償還能力,不懼未來路途可能坎坷樂觀估計。他也想趕超發展。
王驍年出生,現年50歲擔任縣委書記,而且在經濟最困難的時候,他現在的任務是穩定壓倒一切,年齡不饒人,回避一切貪功冒進,穩扎穩打安全退休。
每個人有自己的立場和訴求,當初劉裕斌和李國欣訴求一致,現在李國欣和王書記訴求大相徑庭。
年正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強勁的時候,可是誰知道疫情來了,剛剛學會走路的雷丁曇花一現就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可惜債務高舉,沒有根據自身情況經營,就造成了現在的經營困局,王書記覺得自己沒有義務去接這個燙手山芋,也許他真的有心無力,到處都需要錢,于是他能找一個合理的理由,不管是放貸還是抽抵都不是他的決策,他也有自己的難關。
想起李嘉誠這個常青樹,他說自己是一個做生意不借錢的企業家。
有數據顯示,長實負債率已經低至了0.3%,這歷史新低的負債率讓李嘉誠睡覺睡得很踏實。
所以怪誰呢?人性里的貪婪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