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大眾日報」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09-:07:02
濰坊市昌樂縣鄌郚鎮在推動現有樂器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不斷出臺和升級優惠政策,鼓勵、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在資金、技術、人員、材料等方面完善的配套、扶持政策,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回鄉創業。昌樂藍天樂器廠經理李超就是其中之一,大學畢業后,他毅然放棄了在濟南的工作機會,回到老家鄌郚鎮開始創業。
隨著鄌郚鎮的樂器產業初具規模,產業鏈條逐步完善。寧夏人賈佐凱來到鄌郚鎮,開始經營琴海樂器。賈佐凱在吉他制作上充分發揚“工匠精神”,他要求在吉他制作上的深度、弧度、坡度不能有絲毫誤差。于是在廠里上了一套數控銑床,“以前,一個工人加班加點、不分晝夜做一天,只能做個模型,現在用上設備,不加班可以做個。”賈佐凱說,技術改良后,效率、準確度和質量提高,工人成本卻降低了。
在推動樂器產業發展過程中,鄌郚鎮還注重引導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推廣音樂教育培訓,先后與四川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等5所高校在鄌郚設立產學研基地和實踐教學基地,雅特吉他教室推廣計劃已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建成多處,累計培訓吉他專業人才5萬余人,為樂器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