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東省農業廳、大眾日報社聯合主辦的“中國主流媒體品牌農業山東行”走進煙臺、濰坊和淄博三個地市,此行的目的在于推廣山東農業建設的成果和成功案例,一個天朗氣清的日子,我們探訪了濰坊昌邑大姜生產基地。
人潮攢動的市場,處處都是生姜的味道,對于老山東人而言,這種味道自然熟悉不過了。
這里的耕地、開溝、培土作業已全部實現機械化,收獲作業機械化已達46%。隨處可見的大姜讓整個市場也變得金燦燦的。
走進大姜加工間,滿滿的姜味道,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著包裝工作。
大姜進行完沖洗,曬干后就進入稱重量,往外運輸的階段。
剛出門,一位果農把新鮮的大姜拉下來,得意洋洋的炫耀著今年的收成。
從高空俯瞰,滿目的大棚,預示著昌邑大姜生產基地一年比一年效益高。
下午抵達昌樂西瓜科技示范園,這里所產西瓜以其早熟、皮薄、瓤脆、味甜而聞名,被列為山東省特產瓜果之一。
到年,昌樂西瓜播種面積基本上穩定在h㎡左右,年總產量45萬噸,西瓜產值占種植業總產值的25-30%左右,是經濟收入最大的作物。
由于來的季節不合適,所以西瓜還沒有長大,拿在手里有一種很萌的感覺。
昌樂西瓜已成為全縣農業的第一支柱產業,年平均播種面積15萬畝,總產量60萬噸,形成一個專業鎮、47個專業村,注冊了鄌郚、樂寶、藝林、太合等10多個商標,其中鄌郚無籽西瓜被評為山東省名牌農產品。
昌樂縣年開始引進推廣西瓜雙膜覆蓋栽培技術,后經陽畦育苗、地膜覆蓋,發展為陽畦嫁接育苗,以高溫棚、大拱棚為主的雙膜或多膜栽培。
這里的西瓜采用在大拱棚內設置小拱棚,小拱棚內覆蓋地膜的多膜保護栽培模式。
之后走訪了庵上湖村種植合作社,一只可愛的小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在這里,品嘗了甘甜可口的西瓜,觀摩了村子的發展歷史,同時參觀各種果蔬大棚。
紅色田園課堂門口的黨旗好似迎風飄揚,預示著新時代的發展史。
把農作物做成營養品或者可口的食品,不妨離開的時候帶著一些,送給家人朋友,營養健康,綠色無污染。
庵上湖村的發展也得力于好的領導班子,從一個一無所有的貧困小村到現在家家戶戶小康水平的示范村,這一路的成績令人敬佩。
山東人都會喝的牛奶--得益牛奶,得益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專注低溫鮮乳領域40余年。
第一次來到常喝的牛奶的生產基地,也會有一些親切感,參觀了得益生產生產車間和歷史文化展區。
生產設備高標準,質量管理嚴要求,與國外各大品牌等專家院校建立交流與合作關系,與中國奶業創新團隊一起推進優質乳工程。
得益乳業已建設商超、社區、連鎖店、酒店、零售等八大渠道,覆蓋大型商超余家、三星級以上酒店多個、零售網點數千個、便利店連鎖店多家,建設投遞站個、社區服務店多個,并擁有余人的送奶服務隊伍。
“優麥”發酵乳與“鮮境”高品質鮮牛奶是得益乳業結合國際趨勢以及都市人群特點所量身定做的鮮乳產品,低溫鮮乳制品必將成為未來的飲奶消費主流。
航拍下的得益乳業產業園區,“得益”二字顯得霸氣十足。
采訪活動告一段落,回顧一下這幾年山東農業的發展和變遷,能夠深刻的體會到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強大,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夠涌入山東,為山東的建設和發展做貢獻。